请为这两位老人点个赞

24.11.2014  13:47

[ 导读 ]昨日,本报《青城好人》专栏向读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每天中午放学的时候,在巧尔齐召小学附近,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分别站在马路两侧,指引过往车辆避让过马路的小学生。

  昨日,本报《青城好人》专栏向读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每天中午放学的时候,在巧尔齐召小学附近,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分别站在马路两侧,指引过往车辆避让过马路的小学生。据记者报道,他们不挣一分钱,孙子、外孙也不在这里上学,就是为了让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平安回家。一年来,只要是孩子们上学的日子,他们风雨无阻,一定会来。读罢此新闻,笔者不由得从心里给这两位默默付出的老人点个赞!

两位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本应在家颐养天年,却义务承担起护送孩子们过马路的职责。有了老人的无私帮助,家长们也放心不少,两位老人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教育发挥余热,着实令人可亲、可敬。

据说,两位老人还都是清泉街社区的老年志愿者,平时就为社区里的大事小情忙乎着。并且,两位老人的义举还得到了清泉街社区的大力支持,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社区为他们配备了帽子、马甲、工作牌等,这样,两位老人在维护秩序中也显得特别“醒目”,车辆与行人也十分配合老人的指挥。

人们都知道,每到放学时段,校园周围是最堵的地方,有不断涌出校园的学生,有接孩子的家长,有匆匆赶路的车辆与行人,而总有些不自觉的车辆与行人跟孩子们抢路,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时候,交警也是特别地紧张与忙碌,但毕竟人手有限,有了义务交通协管员的帮助就不一样了,他们为孩子们安全过马路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人风雨无阻,已坚持了一年,此时,北方的季节已接近天寒地冻,两位老人仍然乐此不疲地坚守着这份义务,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和温暖别人,这种朴素的情怀,让人温暖,令人动容。


[责任编辑:赵钦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