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2.01.2015  19:15

  吴晓波寄语女儿: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

请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每个父亲,在女儿18岁的时候,都有为她写一本书的冲动。现在,轮到我做这件事了。

    你应该还记得,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问你一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第一次问,是在去日本游玩的歌诗达邮轮上,你小学一年级。你的回答是,游戏机房的收银员。在你看来,如果自己当上了收银员,那该有多爽呀。

    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这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而你一次又一次地更换自己的“理想”。有一次是海豚训练师,还有一次是宠物医生。我记得的还有文化创意、词曲作家、花艺师、家庭主妇……

    16岁的秋天,你初中毕业后就去了温哥华读书,因为我和你妈签证出了点状况,你一个人拖着两个大箱子就奔去了机场,妈妈在你身后泪流满面。我对她说,这个孩子从此独立,她将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工作和城市,当然,还有喜欢的男朋友。

    在温哥华,你过得还不错,会照顾自己、有了闺蜜圈、第一次独自旅行,还亲手给你妈做了件带帽子的运动衫,你的成绩也不错,期末得了全年级数学一等奖……

    又过了一年,我带你去台北旅行,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在夕阳西下中漫步长长的椰林大道时,我又问你,你以后喜欢干什么?

    你突然说,我想当歌手。

    这回你貌似是认真的,好像一直、一直在等我问你这个问了好多年的问题。

    然后,你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看法。这时,在你的眼睛里,我看见了光。

    作为一个常年与数据打交道、靠理性分析吃饭的父亲,我提醒你说,如果按现在的成绩,你两年后考进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学,大概有超过七成把握,但是,流行歌手是一个与天赋和运气关系太大的不确定行业,你日后成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10%,你得想清楚了。

    你的目光好像没有游离,你说,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欢。

    我转身对一直在旁边默默无语的妈妈说,这次是真的。

    我打心眼里认同你的回答。

    在我小时候,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布置写作文“我的理想”,保卫祖国的解放军战士、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或者是遨游宇宙的宇航员,现在想来,这都是大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其实大人自己也成不了。

    这样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记得有一年,我去四川大学讲课,一位女生站起来问我,“吴老师,我应该如何选择职业?”她是一位物理系在读博士生。我问她:“你为什么要读物理,而且还读到了博士?”她说:“是我爸爸妈妈让我读的。”“那么,你喜欢什么?”她说:“我不知道。

    接下来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就特别的“乌龙”了。你退掉了早已订好的去温哥华的机票,在网上办理了退学手续,我为你在上海找到了一间音乐学校。

    过去的一年多里,你一直在那间学校学声乐、舞蹈、谱曲和乐器,据说挺辛苦的,一早上进琴房,下午才出得来,晚上回到宿舍身子就跟散了架一样,你终于知道把“爱好”转变成“职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你到底学得怎么样,是否有当明星的潜质,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确乎是快乐的,你选了自己喜欢走的路。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这是台湾黑松汽水的一句广告词,大概是12年前,我在一本广告杂志上偶尔读到。在遇见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是这句广告词突然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18岁的女儿。

    说实在的,我的18岁的女儿,我不知道你的未来会怎样,就好比圣诞树上的那只礼盒,里面到底是空的,还是真的装了一粒巧克力。(吴晓波,财经作家)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