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新时代苏木乡镇财政建设的三大变化
来源:财政部
2012年7月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按照“一乡一所”模式在全区全面重建苏木乡镇财政所,赤峰市抓住“创建标准化财政所”为契机,着力从“软硬”两个方面持续推进财政所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极大地激活了苏木乡镇财政这道“末梢神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变化。
变化一:从“迷茫”到“繁忙”,苏木乡镇财政职能得到加强,责任越来越大
在宽敞明亮的林西县五十家子镇民生服务大厅,粮食直补资金补贴办理程序、农资综合直补办理程序等各项工作流程张贴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双彩LED滚动播放着各个服务窗口的职能和注意事项,方便着来这里办事的村民。
来大厅办理粮食直补业务的孤榆树村四组村民郝忠山,用身份证在大厅内的财政补贴资金查询机上查看完近期发放到自己卡内的补贴款后兴奋地说:“现在种粮有补贴,发展养殖有补贴,购置农机还有补贴,等等,这些补贴都是通过“一卡通”发放,免费短信提醒,查看特别方便,既透明,又快当,我们心里踏实。”
谈到如今苏木乡镇财政所的变化时,老郝很直白地说:“过去‘皇粮国税’没取消前,他们是负责农民收钱的,现在是给我们发钱的,这在过去咱老百姓连想都不敢想。”
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后,赤峰市的苏木乡镇财政税收职能随之终结,主要的收入来源“乡统筹、村提留”被转移支付所替代。鉴于苏木乡镇财政的收支职能全面萎缩的实际,2005年在自治区机构改革中赤峰市绝大部分苏木乡镇财政所被撤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基层政府职能的快速转变,特别是国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上级财政部门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大量向农村牧区倾斜,苏木乡镇财政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客观上需要加强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和服务功能。为此,赤峰市通过梳理苏木乡镇业务,细化了苏木乡镇财政的职责范围,明确苏木乡镇财政以落实国家财经政策、加强财政管理、搞好资金监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职能定位。
“说实在的,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真的迷茫过。现在我们的工作职责明确了,事情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辖区群众也越来越满意。”宁城县八里罕镇财政所所长坦言。
过去苏木乡镇财政工作的核心是向农牧民收税,现在是要向财政收支综合管理转变,即:由过去注重面向千家万户抓收入的“收入型”“征管型”,向面向广大农牧民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监督型”“服务型”转变。如今全市苏木乡镇财政充分利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直接服务于“三农三牧”的优势,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扎实推进苏木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和苏木乡镇财政自身建设,监督有关涉农涉牧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苏木乡镇财政的管理职能得到空前加强,职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变化二:从“条块散乱”到“一个漏斗”向下,苏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越来越科学规范
为改变财政涉农涉牧补贴资金多头管理、多渠道发放的局面,赤峰市充分发挥苏木乡镇就近就地监管优势,将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支牧、惠农惠牧的项目建设资金,苏木乡镇财政本级安排的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级的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监管范围,除各类财政性资金外,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级集体统筹的公益性资金和集体经济收入也纳入监管范围重点。拨款方式采取“一个漏斗”向下,将目前实际拨付到苏木乡镇使用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逐渐实现由苏木乡镇财政管理部门统一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拨付到苏木乡镇,并积极创新涉农涉牧补贴资金发放方式,通过“一站式”办结服务方式,目前全市有80%以上补贴项目和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林西县和巴林左旗被确立为全区苏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直接联系点,以了解掌握资金运行情况,元宝山区、巴林右旗、宁城县等5个旗县区的16个苏木乡镇财政所被确定为全市苏木乡镇财政工作直接联系点,并实行联络员负责制。
嘎查村级财务是农村牧区工作的重点,也是会计管理工作中的盲点和难点。在实施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苏木乡镇施行村财乡代管,分村建账,规范财务管理,无论从工作协调、人员素质,还是账务规范、资金监管,财政的职能作用都大大加强了。喀喇沁旗乃林镇乃林村村支书纪素华说:“村财乡代管后,村账不仅规范还很清晰,钱花到哪里明明白白,还有村民自己选的村理财小组监督着,我觉得很好。”目前,全市所辖的2053个行政嘎查村全部实行了“村账乡代管”改革,加强了嘎查村级财政资金和财务的管理。
赤峰市在积极建立苏木乡镇财政监管员制度,对所属苏木乡镇各类财政资金的申报、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的同时,主动推行嘎查村财政资金监督员制度,2016年初,巴林左旗碧流台镇东方红村村民李瑞被村民选举并经镇政府任命为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义务监督本村各项惠农惠牧补贴政策是否公开合理、发放到位,对财政资金监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去年镇财政所将东方红村的农牧民玉米生产者补贴具体情况进行公示,有人提出其中4家农户不符合补助条件,李瑞立刻把问题反映给了镇财政所,财政所经过认真核实后,严格按有关规定对不符合发放补贴条件的家庭不予发放补助资金,从而有效避免了财政资金发放环节出现的问题。
据了解,赤峰市将苏木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公开和反馈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制度在全市推广实施,各财政所的机构概况、资金动态(包括涉农涉牧补贴资金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金额等)、涉农涉牧法规、办事指南、财务信息等都要在办公场所上墙,需要在嘎查村里公示的都必须按程序公示不少于7个工作日,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并在各苏木乡镇民生服务大厅设置意见箱、举报或咨询电话,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指定专人负责对意见、建议和投诉进行整理,做好登记,定时向群众答复。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使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各个工作环节之间即时通报和沟通的平台建立起来了。
变化三:从“管理涣散”到“强本固基”,苏木乡镇财政“软硬”环境建设实现逐步优化健康发展
2012年,全区苏木乡镇财政所恢复重建后,为加强基层财政建设,赤峰市各级财政部门主动作为,积极破解税改后苏木乡镇财政办公场所紧张、人员管理混乱、交叉使用、职能不清、体制不健全等难题,强本固基,规范行为、工作、制度和办公标准等,做到“软件做软,硬件做硬”。
元宝山区财政局以创建标准化财政所建设入手,按照统一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统一规范乡镇财政所办公场所、统一配备乡镇财政所办公设施、统一培训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统一建立健全财政所工作制度“五统一”的标准,先后投入400余万元,为所属6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财政所整修和调剂了办公场所,让每个财政所都拥有了一个宽敞明亮、便捷群众的工作场所。为乡镇财政所统一更新配置了电脑,购买了档案柜和装订盒,架设了光纤,搭建了信息管理平台,安装了运行业务软件,完善了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实现了县乡联网、资源共享。组织制定了乡镇财政所各项工作制度和惠农资金办理工作流程,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去年7月,在自治区开展的“创建标准化财政所”考评验收中,该区6个乡镇财政所全部进入“自治区标准化财政所”行列,苏木乡镇财政“软硬”环境建设实现了逐步优化健康发展。
近年来,赤峰市对苏木乡镇财政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在有效改善办公条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同时,紧紧围绕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廉洁理财的财政管理理念,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民生财政”,前移服务窗口,优化服务环境。从2013年开始,经市和旗县两级财政多方筹集资金7600余万元,先后建起了112个高标准的苏木乡镇“民生服务大厅”,占全市苏木乡镇总数的85%。将财政、民政、社保、新农合、农牧林业等涉农涉牧站所统一纳入服务范畴,实行集中办公,推行一个大厅受理、一条龙服务,通过“一个窗口”“一站式”办理,搭建起了为民服务的新平台。
为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全市按照“垂直管理、界定职能、预算统编、经费统供”的办法,指导旗县区财政部门积极推进苏木乡镇财政机构改革,人员配备和岗位设置做到“定编、定岗、定人”。目前,全市共核定基层财政编制759名,平均每所5.75人,实行专编专用,有效解决了人员管理混乱、队伍老化和青黄不接等问题,基层财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积极加强基层财政人员培训工作,据统计,从2013年以来,全市采取不同形式,分层次、分批次先后举办了89期苏木乡镇财政干部和嘎查村会计培训班,培训人员达7400余人次,浓厚了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基层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