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县积极谋划春季造林各项工作
23.03.2017 08:08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林业厅政府网3月23日讯 2017年,赤峰市林西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紧扣“十三五”林业工作思路,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着力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与修复、高效丰产经济林、文冠果元宝枫木本油料林、樟子松基地、山杏沙棘低产低效林改造等五大基地建设和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及修复与新一轮退耕还林8万亩,重点区域绿化建设总任务为3.073万亩,经济林面积57000亩,重点打造海棠湖2000亩,大川300亩新建经济林示范工程,大营子联合村2550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一是明确责任 。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林场签订责任书,实行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县委、县政府采取定期、重点督查等方式,加强对乡镇、机关单位的造林绿化督查工作,以保证造林绿化进度和工程质量。局领导班子成员包片,职工干部包乡镇、包地块、包造林、包质量、包成活,并与年终奖评、职称评聘挂钩。
二是健全机制 。采用积极可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采取“土地流转、低产林改造等多种形式造林,发展造林大户,鼓励规模经营。对重点区域绿化等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督查制度。通过激活机制,坚持“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激发业主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造林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措施 。在造林绿化施工中,始终坚持“两个必须”、“四不许”的造林机制,坚持“八步施工法”的造林方法,坚持坐水覆膜、抗旱保水剂、生根粉、樟子松深栽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造林。
四是严格质量 。为了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成活率和造林质量,今年沙源工程均要求提前整地,全部实行地膜覆盖,经济林造林要求全部实行套袋。整地和栽植要严格按要求及程序进行。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3.03.2017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