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生态建设 奏响新乐章
29.01.2015 14:18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曾深刻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深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积极深化改革工作,切实强化资源保护与管理,取得了可喜成效。
我市印发了《赤峰市2014年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旗县区和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为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市林业局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对全市重点区域绿化工作进行了督查,加快了林业各项工程建设进度。同时,印发了《赤峰市林木种子贮备管理办法》,为确保我市种子贮备质量和林木种子贮备安全提供了依据。2014年,全市完成营造林101.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01.2%;完成重点区域绿化24.20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0.5%;完成林业重点项目投资12.5亿元,实现林业总产值43亿元。 全市围绕重点区域绿化总体布局,打造了市级五大重点工程,涌现出了一批精品典型。在公路绿化中,打造了赤大高速翁旗段、松山区段、赤朝高速元宝山区段、省际通道左旗段等通道绿化示范段。在城镇周边绿化中,打造了翁旗乌丹镇36公里环城路、林西县林西镇东西山、左旗林东镇京西组团等城镇绿化示范典型。在厂矿园区绿化中,打造了翁旗玉龙工业园区、红山工业园区等绿化典型。在村庄绿化中,打造了元宝山区前进村、喀旗高营子村、林西县七合堂村、巴林左旗柴达木村等生态产业示范村。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高效节水经济林等工程建设中,全市涌现出翁旗那日线沙地综合治理、元宝山区经济林园区、克旗土城子樟子松基地建设等工程典型,打造经济林示范园区50处。 全市继续推广“工程招投标造林”、“合同制造林”和“先造后补造林”等建设机制以及公司造林、专业队伍造林等管理模式,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质量。翁旗那日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有15家造林公司参与工程建设,保证了工程建设速度和质量。为加大科技支撑和服务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坐水覆膜”、“覆膜直播”等抗旱造林实用技术,确保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积极引进培育稠李、卫矛、红豆杉等实生苗18个品种,建设大果榛子丰产栽培示范基地160亩。充分发挥市、旗县区、苏木乡镇林业科技人员作用,积极开展服务林农科技下乡活动,举办果树嫁接、容器育苗等技术培训班148期,组织科普展览7场,发放技术资料4万余册,培训农牧民12886人次。 通过强化管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采取严格落实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等举措,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责任编辑 张睿 ]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29.01.2015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