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村万户】梧桐巷的五彩花房

12.10.2015  19:27

  秋收季节,走进农区,依然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笔直的柏油路旁,一排排农家院落整洁美观,院落里是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透过薄膜可以看到,温室大棚里新一季的蔬菜秧苗正在茁壮成长。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了团结新村,这个村因发展现代农业而闻名。村里有一条小巷被人津津乐道,这条小巷名为梧桐巷,看起来似乎和村里其他街巷没什么两样,但是,了解它的人都知道,这条小巷几乎是团结新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农家乐、时令果蔬观光采摘园、苗圃应有尽有,每一家都有各自主打的招牌。

  走进巷口的一家农户,从院门外看,这家农户似乎与其他农户没有太大区别。而走进其中,却别有洞天。推开庭院大门,边上是一间房子,紧挨着的是一栋温室大棚,通往大棚的小道上摆满了各式植物盆栽。大棚里巧妙的布局让人大为惊叹,地上铺满了透亮的雨花石,还有一桩桩造型各异的枯木,主人根据枯木的造型种上了多肉植物,让枯木再逢春;再往里走,莲花池、多肉花卉繁育区、多肉花卉品种展示区、盆栽DIY体验区等等,有限的空间内,充满了无限的绿意。

  据了解,这里培育有500多个品种的植物,主要从广东、福建等地引进,还有一部分从欧洲、韩国进口,五颜六色的花卉,经过主人的巧妙布局,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的布局设计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就拿这个枯木花卉来说,因为我个人喜欢根雕,发现很多枯木造型很有意思,基于枯木的每个特点,再结合多肉植物的生长特性,我就让枯木开了花。”主人韩铎自豪地说,“以前种菜,现在种花、养花,生活增加了乐趣,经济效益也不差。”

  团结新村的红火景象是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将村庄规划与新农区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针对各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进行特色规划,凸显农区“一村一特色”美景和田园风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在海勃湾区,依托沿黄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观光农业,打造集生产、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园;乌达区以葡萄、温室种植为重点,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同时充分发挥吉奥尼葡萄酒庄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葡萄规模种植、产业化经营和村企联动的发展模式,为下一步实现村庄良性发展、长效运营奠定了基础。

  结合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利益联结机制,市区两级实施了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市长、分管副市长和三区区长、分管副区长分别包联一个企业,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使村民向新型农业产业工人、现代服务从业者的角色转变,目前已向各农业企业输送产业工人3000余人。(记者孔鹏程)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