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跨境电商有望成为下一个电商融资“新高地”
摘要:近日, 中国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市场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14年聚美优品、 京东 、阿里等 IPO 之后,2015年 跨境电商 有望成为继平台电商、化妆品电商、母婴电商、 O2O 、 移动电商 等之后的下一个电商融资“新高地”。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洋码头完成1亿美元融资 跨境电商 或迎融资潮》 2015年1月27日,跨境电商网站洋码头正式宣布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由海 国际 集团旗下赛领 国际 基金领投,成为跨境电商最大一笔融资。 2014年4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旗下 天猫 国际已与宁波保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月,聚美旗下化妆品 海淘 网站聚美海外购上线;7月,苏宁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9月, 1号店 与东方电子支付及跨境通实现对接、 亚马逊 在进入 中国 的第十个年头,全面进驻 上海 自贸区。显然, 跨境进口 型电商正“风生水起”。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 数据 显示,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50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2%,其中近90%来自在线出口商。 出口方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底, 上海 、 重庆 等16个试点城市先后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累计约20.4亿元人民币。同期, 杭州 、宁波等7个城市先后开展了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共验放包裹411万余件,价值约10.1亿元。进口方面,从2009-2013五年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来看,进口零售类电商高达98.7%的年复合增长率。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师认为跨境电商获得高额融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洋码头以非自营的模式突围,再差异化竞争中凸显了优势。作为跨境电商中的平台模式,洋码头业务形态包括C2C+B2C两块,并直接引入的中小型海外零售商,进行差异化竞争。此外其独立的物流公司和过百万的用户量将为其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作为 海淘 平台,莫岱青表示洋码头跨境融资也存在风险。“海淘业务货源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此外国内许多网购平台都开展了跨境业务,洋码头若想在他们中突围,还是具有很大压力。” 此外商品境外来源复杂,进货渠道多,有的来源于 国外 品牌工厂,有的来源于 国外 折扣店,还有的甚至来源于国外买手。同时境内收货渠道复杂,且多为个人消费,无规律可言,这些因素让海关开展知识产权确权的难度大大增加。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2014年聚美优品、 京东 、阿里等 IPO 之后,2015年跨境电商有望成为继平台电商、化妆品电商、母婴电商、 O2O 、 移动电商 等之后的下一个电商融资“新高地”。(来源: 市场导报 文/安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