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回家路的变迁:不一样的回家路 一样的思乡情
每逢春节,“回家”便成了生活不变的主题。从绿皮火车到和谐号动车;从转机到直飞;从驴车到长途汽车;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从黄土路到柏油路……
30年,国家发展,社会变革,每一年都上演千百种回家的 故事 。30年后,听3代人讲述春节回家的故事,回家的路在变,不变的,是期盼归家的心。
60后:
改革开放,改变了回家路
2015年2月6日,距离“小赵”50岁生日还有一个月。30年,“小赵”已变成同事口中的“老赵”。
“我当时在内蒙古大学上学,过年要先坐火车到萨拉齐,再从萨拉齐坐驴车回村里。有时候也坐班车,但那个时候一天只有一趟班车,等不上班车就坐驴车。驴车和班车也都只能到村子附近的公路,下了车还得走1个小时的土路才能到家。”赵先生的老家在土默特右旗,他是家乡当年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告诉记者,当地人把自己的驴车改造一番,进镇卖完东西后等在火车站门口,顺便拉同路的“回乡客”回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赵先生的“回家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后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萨拉齐增加了好几班‘线路车’,不少有头脑的人看到商机,合伙买个面包车,跑起了小长途。我从那时开始就不坐驴车了,下了火车和人拼车,坐个‘小面包’很快就能到村口。”
赵先生告诉记者,“30岁以后,自己买了车,时不时带一家人回去看看。再后来,村里修了柏油路,安装了电话,想回去的时候提前和老人说一声,上午出发,中午就能到家吃上午饭。呼包高速公路更方便了,2个小时路程就能到家。”
70后:
网络购票,不用熬夜排队了
“我们以前过年回家,那真的是把自己当成货物塞在车厢里!”杜女士今年42岁,回忆起“回家路”,她感慨最多的就是购票方式的变化。
“我曾经在北京工作过几年,春节总是买不到回来的火车票,有时候排一整宿的队也买不上,遇到插队的更让人堵心。那时候不舍得花高价买黄牛票,所以经常买站台票,火车来了,门一开,就使劲往上挤,满满的都是人,能有一个站的地方就很不错了。”那些年,杜女士经常要在火车上站一宿,直到抵达呼和浩特站。
如今的网络购票更是深得杜女士的心,“我可以用电脑、 手机 随时随地买票,工作忙的时候还能让人替买,比以前自由多了,最重要的是可以坐着回家,再也不用把自己挤成‘肉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