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老兵退伍 驻地百姓难舍
11月25日,包头地区的“老兵”们迎来了难舍的退伍时刻。当天,包头边防支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送老兵仪式,即将退伍的28名老兵常年驻守中蒙边境,将自己的青春记忆留在了偏远牧区。当他们的肩章被取下的那一刻,他们眼里噙满泪水,难舍自己人生中的这段“红色旅途”。
抗洪抢险功臣退伍
11月25日上午8点多,28名老兵在包头边支队百灵庙机动中队列队。这些战士中,有的入伍两年期满,有的是在边防线上战斗多年的老兵,在基层12年的张献海就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张献海在部队的12年里,执行过无数次的边防救援任务,特别是在2012年的防汛抗洪中,他英勇无畏、首当其冲参与党员突击队,为抗洪战友做出了榜样,有效激发了官兵斗志,被评为“防汛抗洪先进个人”。
当包头边防支队达茂旗边防大队领导给每位战士摘下肩章时,伴随着送别战友的歌声,队列中很多战士开始掉眼泪,难舍警营,难舍驻地。作为一名老兵,张献海早已与草原牧民融为一体,马上要离开部队,心中充满了不舍。他说,自己服役12年间当过班长带过兵,干过厨师做过饭,上过舞台演小品,部队的各项活动都能积极参与,并拿了不少奖,脱下这身橄榄绿,走出警营后他会发挥部队优良传统,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记者了解到,今年更多的抗洪抢险功臣将陆续告别。23岁的战士戈亚峰是百灵庙机动中队的士官,2012年黄河包头段遭遇百年不遇洪灾后,驻地百姓庄家淹没,公路冲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他和战友奉命挺进抗洪前线,6个昼夜里转战黄河回流湾等抢险工段4处,他一共参与营救出40多名被困者,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包头边防支队政委钱红勇介绍,像戈亚峰这样的战士在支队还有很多,他们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都能履行好自己作为一名戍边卫士的神圣使命。
据了解, 28名边防退伍老兵临行前,曾列队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和满都拉国门前庄严宣誓,决心将部队优良传统带回家乡,在改革大潮中激流勇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驻地单位招聘挽留
11月24日,包头边防支队红旗牧场边防派出所司机许奥接到驻地某企业老板打来的电话,希望他退伍后能到矿上工作,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接到电话,许奥婉言谢绝了这位老板的好意,他决定为家乡建设出力。
退伍前,和许奥有着同样被“聘用”经历的,还有来自黑龙江、河北等地的十几名边防老兵。驻地人民向边防老兵抛出“橄榄枝”,看中的是这些老兵在部队练就了过硬的素质和工作作风,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近两年来,国家大事喜事多,部队安保任务重,与地方共建通联日益紧密。这些退伍老兵曾参加过十八大、两会等重大安保执勤任务,参与过反恐防爆演练、抢险救灾,还参加过新农村牧区建设,他们不但在摸爬滚打中做到了流血流汗不流泪,而且积累了一些地方工作经验,在社会各界展现了良好的军人形象。
包头边防支队勤务中队政治指导员张鑫介绍,针对战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实际,为弥补先天不足,增加他们在二次就业中的筹码,部队在狠抓军事训练的同时,鼓励战士在服役期间刻苦学习,并积极协调当地教育部门解决学历问题。目前,勤务中队10名退伍老兵全部考取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管理学院,成为在读本科生,学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了学历再加上良好的军人素养,战士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驻地人民的深情眷顾更坚定了边防退伍老兵返乡创业的决心。包头边防支队勤务中队战士陈宇琦说:“前几天,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打来电话让我回去签合同。有这几年在边防线上的锤炼,特别是参与驻地各项建设,我坚信回家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群众骑行百里送老兵
当天,达茂旗巴音花镇蒙古族牧民高娃等3人冒着寒冬,骑摩托车专程赶到百里之外的百灵庙镇,就是为了给他们的“恩人”送行。
去年12月中旬,在抗击雨雪冰冻自然灾害的行动中,达茂旗边防大队向基层发出号召,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将草料及时送到牧户家。当时高娃家的100多只羊和20几头牛再过几天就要断粮了,而到达茂旗里的路又被大雪封闭,根本出不去,等待援助成了她家唯一的希望。最终张蒙等几位战士圆满完成任务,几家牧户也避免了灾害带来的损失。
“没有他们,我们的牛羊就有可能饿死。”高娃动情地向每个退伍老兵鞠躬致敬,并送上蒙古族牧民的吉祥祝福——哈达。当退伍老兵们即将登车离去时,高娃和其他牧民站在车旁一一话别。
“恩人走了……”汽车缓缓开动,同样得到过边防战士帮助的蒙古族姑娘其木格拉着高娃的手喃喃地说。看到送行的人们一个劲地挥手,退伍老兵们被深深地感动,向送行队伍敬上一个庄严的军礼。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