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本命年又有了传统味儿

12.01.2015  12:58

    西乌旗浩勒图高勒镇新宝力格嘎查呼都特老人2014年85周岁,本命年原本准备在旗里的饭店过,但考虑到在饭店过既铺张浪费又违背传统民风民俗,就决定在自己家中举办乌珠穆沁传统本命年活动。他杀了只羊,叫上要好的亲戚朋友到家里聚一聚。亲戚朋友喝点儿酒,再下下蒙古象棋,打打扑克,骑马、摔跤,老人觉得这个本命年过得很有意义。

    老人对过去过本命年记忆特别深:“过本命年,原是牧区传统民族文化,是对60岁以上老人的尊敬,前来祝寿的礼品也非常简单,祝寿完毕,主人家回赠的都是烟、碗、茶叶、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给月饼或一两块零用钱等。

    老人对现在一些牧民过本命年的做法很有意见:“现今,有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在49岁、37岁甚至在25岁就过本命年,礼品只有钱,回赠的也是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趋势,这很不好。

    不仅老人有意见,很多牧民对过本命年铺张的做法也很有意见。西乌旗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几次提意见,说现在民风不好,过本命年都跑到旗里折腾。西乌旗文明委就此发出关于在牧区开展回归传统民风民俗活动的通知,要求各苏木镇、旗直各有关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和锡林郭勒盟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蒙古民族勤劳俭朴、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摒弃过本命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和酗酒赌博的不良陋习,回归传统民风民俗。

    西乌旗团委及当地社会团体等也发出倡议:自觉抵制大操大办,积极倡导节俭办事。在西乌旗乌兰哈拉嘎苏木白银柴达木嘎查,嘎查党支部书记额日禾木巴图聊起过本命年的事儿:“蒙古族过去过本命年喜欢叫亲戚朋友到家里庆祝,吃饭、喝酒、摔跤,图个吉利、热闹。但是近1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牧民开始追求排场,都不在家过了,去旗里定饭店,发请帖,大操大办,让过本命年变了味儿了。”他还算起了账:“2014年,我们嘎查光37岁过本命年的就有30多人,我每人随礼500块钱,一共就15000……

    “73岁、85岁的牧民要过本命年,我们不管,祈求长命百岁嘛,我们尊重、理解。但是25岁、37岁就开始过,这辈子得过多少回?纯粹是铺张浪费!”西乌旗旗委书记周金桩认为,只有认真开展提倡回归传统乌珠穆沁婚礼、乌珠穆沁本命年等民风民俗活动,不断提高牧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公德意识,才能建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现代化西乌旗。

    “正赶上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提倡节俭。牧民本来也觉得这么过本命年就没啥意义,我们就乘势加强宣传引导,没想到,不到一年就见效了,当初想咋也得两三年吧。”旗委宣传部部长乌兰说,“有一个嘎查的老人过85岁本命年没去旗里,整个嘎查的牧民便都在自己家过本命年了。” 浩勒图高勒镇新宝力格嘎查党支部书记额尼日勒图说:“通过大力弘扬勤俭节约、新事新办的良好风尚,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2014年,嘎查牧民从85周岁本命年到37周岁本命年的有17人,无一人在旗里大饭店过本命年。过本命年不在人多,重要的是气氛。在家里不用大张旗鼓,也一样高兴、热闹,多好呢!”(乌日图那斯图 刘国新 陈春艳 巴依斯古楞 姜晓莹)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