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讲述“幸福线路图”

19.12.2014  18:19

  原标题:进城务工人员讲述“幸福线路图”

  12月18日上午,刚刚干完吊顶工作的王海回到了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察素齐镇富源小区的家中,妻子正在做饭,在土左旗第一中学读高一的儿子也刚放学回家。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家里,116平方米的楼房装修很普通,但窗明几净,充满温馨;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虽然都是普通的品牌,但也一应俱全。说起这些年的生活,想起1995年他第一次走出农村的经历,王海恍如隔世……

  王海的老家位于土左旗善岱镇农村,祖上几辈都是务农为生。王海所处的村子盐碱地多,种地收入很少,靠着拖拉机拉砖的副业,王海家里两个主要劳动力,一年收入超不过4000元,生活很苦。1995年,王海刚满27周岁,已经是一名3岁女孩儿的父亲,却很少离开他长大的村庄。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同时也想改善一下生活,王海带着妻子女儿,离开了生活了27年的农村,来到察素齐镇落脚。王海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手艺,好在肯吃苦,和妻子从事起了吊顶工作。那个年代的天花板,是用石膏做的,里面含有高温溶解拉伸的细玻璃丝,起到了固定石膏、增强粘度的作用,因为玻璃丝特别细,用手一摸,直往肉里钻,所以从干起这活儿的第一天起,王海的手就是刺痛的,和他学习的小徒弟干了两天就哭着不干了。

  王海的妻子林丽,也是农村人,跟丈夫来到镇里,帮着一起干活。她给记者形容了当年的生活:“我们一家3口人拿着3套碗筷、一口锅进了城,租了一间南房,床是拣砖头垒的,放个木板,把铺盖铺上去。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又冷得厉害。”一年下来,王海夫妇挣的钱勉强够一家3口人的生活,过年的时候,王海拿着结余的200元钱回到老家。看着儿子瘦了一圈,满脸疲惫,王海的父亲心疼地说:“在村里咱们挣不了钱,也不用受这么多苦。”

  辛苦付出渐渐有了回报,王海的手头有了积蓄。时间来到2000年,王海存了1万多元,又借了些钱,在察素齐镇花两万元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一套二手平房。离村5年,算是在镇里站稳了脚,王海很是欣慰。次年,他和妻子要了第二个孩子,实现了儿女双全。2005年,扎了王海无数次的细玻璃丝天花板终于被一种无伤害的天花板代替,装一平方米天花板的价格也从8元涨到了12元,这一年,王海的收入首次突破了2万元。正当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时,2008年,妻子林丽的免疫系统因为长期劳累出了问题,一场大病花掉了家里的积蓄不说,还欠了债,加上女儿、儿子都要上学,生活的苦难,全部压在了王海一个人身上,王海只有更加努力地干活。

  2010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也让身处装修业的王海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春风。这一年,他的纯收入达到5万元,花几千元买了辆面包车,淘汰了用了许久的人力三轮车。“2011~2013年,我的收入每年都能增长1~2万元,可能是因为这几年房地产经济发展比较快吧。”王海告诉记者。经济的发展也让王海有了稳定的客户源,家里也渐渐添了各式家电。2013年,王海的家庭纯收入超过10万元。当年,他拿出存着的20多万元,又借了几万元,买下现在住着的这套楼房。

  “这20年,我从一口锅几个碗起家,用自己的劳动,买了两套房子,一辆车,看好了妻子的病,供两个孩子读书,收入从当年的4000元到如今的10万元。现在,大女儿大学毕业留在了深圳,小儿子仍在读高中,我把他们从农村带到镇里,希望他们将来留在城市里,比我更好。”王海颇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

  王海的情况只是呼和浩特市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缩影,他们从偏远的农村来到城镇,凭借自己的努力一砖一瓦的建设城镇,同时也为自己赚得了财富,在城镇安家落户,渐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虽然不容易,却来的很真实。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的调查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629元,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调查也同时显示,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平稳增长和惠民政策力度加大,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正在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穿着方面,“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吃的追求也从“饱”向营养化和健康化转变,很多农村居民搬到城镇居住,并向舒适化和宽敞化迈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为解决出行问题争相购车。

  “衣食住行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正在逐年提高。”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工作人员冀赫然在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记者 王树天)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