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连线 磋商重启后,仍需耐心和平常心
沉寂一段时间的中美经贸磋商,最近有了新变化。
周日傍晚,国社发布一条消息,内容十分丰富。
消息不算长,先看看全文。
有关中国企业进行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中美双方正在落实两国元首大阪峰会期间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近期,美方宣布对110项中国输美工业品豁免加征关税,并表示愿意推动美国企业为相关中国企业继续供货。有关方面表示,已有有关中国企业根据国内市场需要,向美国出口商就采购农产品询价,并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相关规定,申请排除对拟采购的这部分自美进口农产品加征的关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企业提出的排除申请进行评审。据了解,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要,有关中国企业有意继续自美进口部分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中方有关部门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切实落实美方有关承诺。
我们曾经分析过,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之后,中美双方沟通未曾间断过。
但是新一轮磋商何时重启,此前无法作出确切判断。
在这条关于农产品采购的消息发出后,结合最近两天的一些动态,我们可以对磋商进展有些新认识。
逐条来看看。
一方面,中美双方离重启经贸磋商正越来越近。
作出这个判断,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从采购农产品消息看,双方正在小心翼翼地相互释放谈判的诚意和善意。
中美元首大阪会晤,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
“平等和相互尊重”,说来容易做来难。
美方5月试图逼迫中方就范导致磋商暂停,现在重启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营造合适的磋商氛围,如何体现“平等和相互尊重”。
消息稿里写得很明白,双方正在落实元首共识,彼此也都有所行动。
美国这边,宣布对110项中国输美工业品豁免加征关税,并表示愿意推动美国企业为相关中国企业继续供货。
中国这边,也有中国企业根据国内市场需要进行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活动,有的开始询价,有的已经成交(比如关于高粱的采购,国内媒体已有报道)。
显然,双方都在为营造合适的磋商氛围采取行动,有的已经落实,有的没有落地,却也摆出了积极的姿态。
“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氛围越浓厚,磋商重启的日子就越近。
其二,双方对外释放的消息,都在暗示磋商重启的临近。
7月9日和7月18日,中美双方牵头人曾有过两次通话,之后发布过简讯。
第二次通话后发布的简讯里,增加了“下一步磋商”这种表述。
通常来说,中方在这种正式消息发布上,用词往往非常讲究。简单几个字句变动,往往蕴含比较丰富的信息。
显然,即便以最保守的判断而言,这种变化意味着中美两边已经开始就重启磋商的具体安排交换意见。
不仅如此,考虑到每年8月份往往是各国的暑期休假时间,主要公务活动安排在这个时期举行的情况比较少见,所以我们不妨大胆揣测一下:
如果近期形势不出现重大变化,那么离双方重启磋商的日子可能不远了。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18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也对此有所暗示。
路透社1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当天与中国官员进行了电话通话。姆努钦当天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一定程度上安排面对面的会议对我们有意义,我预计我们会这样做”。
另一方面,磋商重启后的进展依然复杂而又曲折,我们仍需要以平常心来审视。
经过一年多的谈谈打打,中方的立场十分清楚。
“ 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单方面加征关税是中美经贸摩擦的起点,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加征的关税必须全部取消。 ”
在接下来的磋商中,中方这个立场不会有任何改变。关于这个问题的任何误判,都可能导致谈判再度出现反复。
相信这一点,美方心知肚明。
只不过知道是一回事,接受起来恐怕就是另一回事。
在陶然笔记看来,内外两大因素对美方认识这个问题形成阻碍。
内部因素这边,从美方决策层近期种种表现看,恐怕还没有认同中国扛得住也耗得起这个事实。
据美国辛克莱广播集团17日报道,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如果中国继续以他们现在的方式前进,他们就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他们不是苏联,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从来不会长久。”
据彭博社18日报道,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2%,创27年来最低增速,这让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有恃无恐”,他们认为加征关税伤害了中国经济,但对美国消费者没什么影响。
对美方的这个态度,人民日报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多开路,少添堵》。
贸易战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但如果因为经济增速的波动而断言中国会撑不住,库德洛先生恐怕真是看走了眼。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前驻华公使、尼克松访华时美方首席翻译傅立民(Chas W. Freeman, Jr.)看得要更清晰一些。
观察者网不久前刊登了他在其个人主页发表的2019年6月13日在布朗大学外交政策协会百年纪念讲座上的发言稿,里面就讲得很明白。
无论是按名义汇率计算还是按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比较美中两国的GDP数字并没有切中问题的关键(comparisons of gross economic indicator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re mostly beside the point):中国的工业产值现在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美国、德国、韩国三国加在一起的总和还多,这一点才是更加重要的。
此外,在中国从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工作的劳动力已经占到了全世界同类劳动力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8倍,增长速度也是美国的3倍以上,这一点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耗不耗得起,扛不扛得住,不是说出来的,终究还是干出来的。
外部因素这边,美国决策层轻率地挑起中美贸易战并不断升级,刺激了其国内“鹰派”遏制中国的野心,也面临如何体面收场的问题。
“本月初,美国政府宣布有条件‘解禁’美企和华为之间的商业往来。总统和政府‘放软身段’之际,美国参众两院、民主共和两党均有‘对华强硬派’再次跳出。”
“当地时间15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内多位‘鹰派’议员同时启动3个立法程序,拟推出2条法案,试图限制美国政府的解禁能力,同时禁止企业及个人与华为接触。”
同时,考虑到贸易战对美国经济自身的伤害,尤其是美国农业区对于结束贸易战的强烈诉求,美方对达成协议的需求也非常真实。
谈判是曲折的,因此我们的农产品采购也需要认真地充分地考虑多种因素。
比如,企业采购时是不是充分考虑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有没有遵循市场化原则,是不是符合WTO规则,美国人给的价钱合不合理,产品符不符合我们的检疫标准等等。
这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完全可以想见接下来的磋商将会有多复杂,也完全可以想见美方自相矛盾的表述将多次反复出现。
谈判桌上,双方可能进行精细的利益交换,或者是锱铢必较,或者相互间小心翼翼地释放诚意。
谈判桌外,双方你来我往的争斗恐怕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激烈的争吵在所难免。
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恐怕就是中美磋商的常态。
看清这个趋势,做好各种准备,用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去看待这个进程中的各种变化。
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我们也将沉着面对。
(原题为《磋商重启后 仍需耐心和平常心》)责任编辑:王建亮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4009-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