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成长足迹
蓝天、白云、宜居;和谐、富裕、团结。这是 内蒙古 自治区现如今最真实的写照。从1947年到2014年,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蒙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内蒙古这片大地抒写了波澜壮阔的诗篇。
11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自治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审议通过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区上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不断开创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日前,记者采访我区著名历史学家,主要从事内蒙古地区党史、革命史、近现代史和近现代蒙古史以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研究与教学的内蒙古大学郝维民教授,从历史的印记追寻内蒙古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典范的成长足迹。
本报道共分上、下两篇。
象征民族团结的“民族团结宝鼎”在内蒙古博物院巍然耸立 记者 周亚军摄影
上篇:
历史年轮下走过的民族自治典范之路
■ 内蒙古晨报 记者 孙鹤
蒙汉一家同筑家园
1947年4月23日,来自内蒙古各地的人民代表汇聚在东部小城王爷庙(现乌兰浩特市),他们有身穿蒙古袍的牧民,有挥鞭赶车的农民,也有军人。他们的到来让这座小城异常热闹起来,为各族人民翘首期盼的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增添浓重喜庆气氛。
这一天就是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开幕的日子。几天后的5月1日,代表们投票选举出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全区各族人民在一片欢腾中庆祝一个伟大历史时刻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