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工商局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08.09.2015  19:05

 

今年通辽市政府制定下发了《通辽市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大力实施“三个翻番”行动。通过商事制度改革等多项促创业举措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3年努力,使个体工商户达到20万户以上,私营企业达到2.6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万个以上。

今年以来,通辽市工商局深挖职能服务潜力,采取多项扶持措施,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截至8月,全市已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14.19万户,新增2.38万户,已完成年增长计划(2.18万户);私营企业1.66万户,新增3381户,完成年增长计划(0.40万户)的84.53%;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1万户,新增1132户,完成年增长计划(3333户)的33.96%。

一、推行宽进措施,激活市场主体 。主动适应简政放权新要求,从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和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外企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程序,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清除各类创业主体登记障碍。大力推进“三证合一”登记,依托该市开发的并联审批操作系统,3月27日正式推行“三证合一”改革,实现“一窗收件、数据共享、并联审批、核发一照”,使通辽市成为较早实施此项改革的城市之一。截至8月,全市核发“三证合一”营业执照600张,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7.27万户,同比增长13.81%;注册资本(金)达到1610.48亿元,同比增长23.37%,企业注册办理时限由过去的11个工作日压缩至目前的3个工作日,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实施品牌战略,做强市场主体。 切实把推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按照“本地知名、全区著名、全国驰名”的梯次发展思路,有计划的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商标实施重点帮扶。根据产品的产能、销售额、销售区域、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信用信息等标准,建立了《商标培育目录》,并以此为基础,一方面抓激励,争取政府奖励、政府考核;另一方面抓引导,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围绕该市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产业品牌,确定“争创一件驰名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升级,促进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个产业、培育一个商标”等工作目标,加强商标服务县域经济力度,大力支持民创业、个升企、小成群,逐步形成“品牌产业化,产业品牌化”的大格局,提升整体实力。

三、开辟融资渠道,做大市场主体。 着力解决群众创业、企业创新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扎实开展“企业融资助贷”、“三农”金信工程、市场信用助贷等活动,用活用好股权出质、商标质押、动产抵押等职能,采取授信融资、联贷联保、信用助贷等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贷款成功率,并以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之机,在全面调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基础上,与4家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开展银企对接洽谈会,进一步释放了创业空间。

四、强化严管手段,做优市场主体。 切实抓好“打假保名优”维权协作机制的健全落实,深化与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有效开展“打假保民生”、“打霸促公平”、“打传维稳定”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虚假宣传、行业垄断、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行为。大力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市、县两级证照联动监管平台建设,使失信企业“一处违规、处处受限”,努力为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搭建网络平台,拓宽市场主体。 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助推创业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引导推动企业“网上拓市”,举办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培训,支持电子商务公司成立通辽市网商协会。积极搭建本土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服务供应商与线下企业对接合作平台,探索推进“互联网+特色品牌企业”、“互联网+特色品牌商品”运营方式,着力解决本土交易平台“找商家难”和实体企业“触网难”问题。

六、开展送法活动,引导市场主体。 深入企业、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园区、乡镇为各类创业群体提供登记注册、品牌培育、信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咨询、法规解读服务,帮助创业者、经营者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扎实开展新设立企业、民营企业、新特产业、传统市场发展状况等数据分析和调查研判,为创业者、经营者开拓市场、防范风险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王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