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绿色高质高效农业 鼓起农民钱袋子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9月20日,在国家红干椒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万亩溯源示范基地,东方红村红干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韩宝庄一边查看红干椒的成色,一边指着红彤彤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项目区欣喜地说:“再过几天这块地就可以采摘了,看长势亩产800斤干椒不成问题,按目前市场价每斤4元计算,亩收入可达3200元。”
韩宝庄介绍,这块地能连年稳产高效得益于标准化种植,项目区不仅全部实施了供种、施肥、灌溉、农药控制、田间管理、收购的“六统一”,还安装了30个摄像头,从源头依照标准化流程全程监管,实现了红干椒全程生产的可追溯。地头还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到这片红干椒的位置、种植户以及浇水、施肥等情况。用上这高科技,不仅红干椒不愁卖,而且在价格上也有优势,预计今年参与标准化种植的253户村民户均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在距离东方红村50多公里的科尔沁区丰田镇辽阳村,去年开始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村推进“粮改饲”,全村202户村民全部入社,托管土地3712亩。托管土地示范区内机电井全部加装井电双控智能计量监控系统,设立具备自动遥感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配肥站,实现水肥一体化控制,通过进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实现“四进四控”的目标。整个示范区推行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包括土地深翻、秸秆还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无膜浅埋滴灌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用水计量化、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等一切作业都由合作社完成,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合作社还负责统一购种购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目前,2500亩全株青贮玉米已全部收获并销售完毕,亩收入1500元。在农业增收的同时,全村共解放劳动力近200人,按劳务输出人均年收入2万元计算,全村年增收400万元。
近年来,通辽市围绕“化肥农药双减少、用水用膜双控制、质量效益双提升”三大目标, 按照“有标提标,无标制标”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进程 ,推进产销衔接,带动农民按标生产增产增收,走上了一条绿色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今年,按照自治区《2018年农牧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要求,通辽市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全市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及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全市落实标准化种植基地753万亩,较上年增加248万亩。其中落实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683万亩,较上年增加228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面积占玉米总播面积的46.8%,较上年增加15.6个百分点。自主落实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红干椒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
为了将农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落到实处,该市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为培训主体,围绕无膜浅埋滴灌、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机化技术等关键增产增效技术为重点,通过集中办班、现场观摩、热线服务等形式,开展培训1341场次,累计培训19.1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21万份。针对普通农户,印制了《农作物标准生产实用手册》2万余册。
结合千万亩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该市以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为核心,辅以优质专用品种、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玉米螟绿色统防统治、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全市建成以无膜浅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功能区400万亩。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量减少6.2万吨;通过推进生物防治措施、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推广高效药械,减少农药用量101吨。今年新创建的4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区,已全部实现了“全项目”标准化生产、“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打造、“全县域”绿色发展方式引领的“五全”创建目标。(记者 郭洪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