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蒙中医药 璀璨花开

18.02.2016  10:21

  ——通辽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纪实

  2015年12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包括通辽市在内的全国20个地区,被正式命名为地市级以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1月14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副市长贺海东代表市政府参加命名表彰仪式,接过一幅金光闪烁的牌匾。霍林郭勒市与扎鲁特旗也被命名为县级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同时接受表彰。至此,通辽市非主城区的7个旗县市已先后晋级为国家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几年来,通辽市高度重视蒙中医药事业发展,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卫计、发改、财政、民委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创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为期三年的创建工作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蒙中医药事业的文件和政策,连续三年出台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行动计划。

  作为主要责任单位之一的市卫计委,狠抓政策落实和计划执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推广普及典型经验做法。以特色蒙医为主的蒙中医药事业,通过专科名院培育、名医名药建设、文化遗产传承、古籍文献整理,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应用上展示出疗效确切、绿色天然、低廉惠民的强大优势,逐年累积、璀璨花开,越发受到群众欢迎。

   统筹规划建成四级蒙中医服务网络

  《扎木沙》《巴特日》《吉西德》《苏古木勒》……33种常用蒙药摆在科左后旗伊胡塔镇伊和布拉格嘎查卫生室的药品柜里。村医梅花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嘎查卫生室常用药,都来自伊胡塔中心卫生院制剂室,因为价格低廉,疗效明显,深受农牧民欢迎。伊胡塔中心卫生院每季度都组织乡村医生集中培训,推广蒙中医适宜技术。院长白海山介绍说,全镇12个嘎查村卫生室,已经全部配备了蒙药和中成药等药品,卫生院蒙药年收入接近百万元。

  2月16日,在镇中心卫生院,白海山接到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院长胡达来的一个电话,询问卫生院DR室筹备建设情况,对口支援的一台DR机将于近日运来。“统筹发展、政策支持、对口指导、定向支援”,以自治区、市级蒙医中医医院为龙头、旗县级蒙医中医医院为骨干、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蒙中医药服务网络已在通辽市基本建成。四级服务网络体系,不仅促进了蒙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牧民在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便捷与实惠。

  目前全市共有公立蒙医中医机构13所,蒙中医机构开设病床2289张,占全市医疗机构总床数的17.9%。所有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都设有蒙中医科、药房,配备相关诊疗设备;95%以上已建成蒙医药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80%以上的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开展蒙中医药服务工作。

   培育发展“三名”工程打造师承体系

  通辽市不断加强蒙中医师承体系建设,以“培养名医、建设名科、打造名院”为目标,连续多年实施“三名”工程,开展了三批评选活动,71位名医和25个名科、3家名院脱颖而出,27人被评为自治区名蒙医名中医。

  积极开展蒙医药文献古籍的抢救性翻译整理,加强蒙医药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市蒙医研究所组织包那木吉拉、那达木德等专家翻译整理了《索玛然萨》《脉诊要略》等10部藏译蒙、蒙译汉医药经典文献达260多万字。

  作为名院之一的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四家单位多位专家学者,正在联合编著《实用蒙医传统整骨学》专著。主编胡达来说:“这部预计超过25万字的医学专著,会在年内完成,将作为专科医学教材推广使用,四所院校的专家教授联合编著,集传统蒙中医与现代科技于一体,对于推广传承和发展蒙中医药事业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2015年,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建成内医大临床教学医院,硕士研究生教学点,院长胡达来受聘为研究生导师。

   创新服务使贫困患者家庭得实惠

  一条通乡公路将科左后旗与库伦旗村屯相联,进入库伦旗交界地,一座高大门牌式界标上,“中国蒙药文化之乡”几个蓝色大字十分醒目。库伦旗蒙医医院新建1.2万平,包括病房、康复、制剂、综合服务等功能在内的楼房已投入使用。2015年,门诊与住院患者达12万人次,医院增收300多万元。今年年初,医院为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开出一条“先看病后付费”的绿色通道。选择绿色通道的患者,只需签定《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出院时,只需结清医保与新农合报销之外的费用即可。院长胡日查对记者说,不需预交押金,医院负责垫付报销部分,患者出院后结清自费金额,如果不能结清,还有适度日期宽限,这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按照通辽市和库伦旗创建思路方案,这家医院还通过提高蒙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补贴等方式,大力推进蒙中医药建设发展。库伦旗在创建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过程中,将“牵引、薰蒸、针灸、药浴”等十多种疗效突出的蒙中医适宜技术编成七本手册,发放到所有苏木卫生院和乡村医生手中。

  蒙中医适宜技术运用和蒙中医药推广使用,成本低廉、惠民利民的作用突显。在白音花中心卫生院,14位接受蒙中医治疗的患者,为了不误疗程,过年时也没有出院回家。77岁的却道日吉老人因脑血栓入院治疗,由两个人架着才能下床,住院两个月,只花费了1500元,现在已经能够拄拐行走。主治医师王呼和说,我们没有使用西药点滴治疗,通过蒙药和康复疗法,再有几天,患者就可以出院了,他们自己需要付清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元。

  几年来,通辽市不断强化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和基础建设,6个旗县蒙中医机构得到国家建设项目支持,新建在建项目达7万平方米。市政府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采取校地联建的模式,在新城区启动建设12万平的市蒙医中心医院,目前已开工一期工程。通辽市蒙医药资源相对富集,优势明显,群众对蒙医蒙药怀有深厚感情,专业人才培养和蒙中药科研体系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全国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内蒙古蒙药公司,共同形成了蒙中医药产学研商的链条体系。按照“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实现蒙医药现代化”发展目标,蒙中医药产业将培育形成通辽市经济增长新引擎,形成蒙东地区蒙中医药产业发展增长极。(本报记者王世甫)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