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岳萍两次捐献 只为3岁的生命能够长大
10月14日,北京海军总医院传来了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志愿者岳萍成功捐献淋巴细胞的好消息,这个90后呼伦贝尔姑娘为1个4岁小患者先后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事实上,岳萍是内蒙古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
初次捐献,兑现挽救生命的承诺。
2015年2月,岳萍突然接到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她与一位患者HLA配型初步吻合,希望她能继续配型,完成捐献。这是2009年岳萍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第一次接到求助电话。听到这个消息,岳萍高兴得很,终于可以兑现承诺——“挽救生命”。她配合红十字会采集高分辨血样,远赴黑龙江省医院体检。2015年6月,岳萍在海军总医院的病床上躺了3个多小时,循环血量10000ml,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悬液55ml。随后,她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河北省燕达医院医务人员取走,当天就输入到了3岁小患者体内。
得知女儿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岳萍的父母最初不同意,他们担心捐献会对女儿的身体造成伤害。因为岳萍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后又曾在呼伦贝尔市医院做护士,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十分了解。她对父母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虽然会略有不适,但对身体没有大碍。而且我曾许下承诺,签写了捐献志愿书,我就要言而有信。何况,百万分之一的几率都让我碰到了,说明我和那个3岁小姑娘有缘分。能够救活她,让她摆脱病痛的折磨,这是我想做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再次捐献,期盼“亲人”健康长大。
时间过去了一年,2016年9月,岳萍再次接到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的求助电话。由于原受助者病情反复,需要她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才能延续生命。
第一次听到那个身体里留着和她相同血液女孩的消息,竟然是她又一次遭受到了死神的威胁。岳萍很是着急,她真的希望那个孩子可以活下来,健康长大。在电话中,岳萍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她说:“1年多了,我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淋巴细胞捐献比造血干细胞捐献更为简单。这件事,我义不容辞。”
10月14日上午8:20分,采集正式开始,岳萍躺在海军总医院病床上,通过血液细胞分离机,循环血液6500毫升,采集淋巴细胞悬液97毫升, 当天就输入到了那个已和她“血脉相髓”的亲人身体。
热心公益,她想帮助更多人。
岳萍是内蒙古迄今为止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这是偶然,也是必然。2008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岳萍满怀济世救人的思想选择了高级护理专业。入学之初,她就以服务公益的热情,积极加入学校红十字组织,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4年多的时间里,不仅自己坚持义务献血,还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的益处和意义。她的献血册上已有1000ml的献血记录。走上工作岗位,她在医院儿科每日照料新生儿,生命的神奇让她倍感敬畏。在海拉尔区旅游局,为各地游客解说自然的神奇。世界如此美丽,她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沐浴在阳光下,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
2009年4月,怀着对挽救生命的期盼,岳萍郑重地在《志愿捐献登记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