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丨博物馆策展人郑承燕:讲述包容多元的大辽契丹故事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18日电(徐梅) 国宝会说话,文物有语言。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策展人郑承燕,运用文物语言揭秘了大辽契丹的生死存亡过程,讲述了一千多年前神秘的契丹故事。
《大辽契丹》策展人郑承燕。新华网 徐梅摄
遇见契丹: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郑承燕说,自己与契丹这场穿越千年的对视,是一种相遇。
契丹发源于现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立国200余年,先后灭亡后唐、后晋,吞并燕云,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达到鼎盛。
郑承燕介绍,契丹人在兴起、发展、强盛和消亡过程中,不断与农耕民族和其他游牧民族进行碰撞交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对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作用并神秘消失的契丹民族,郑承燕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解密契丹故事的种子种在心里。
陈国公主墓、宝山辽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相继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辽代文物。如何将这些文物展示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契丹王朝,在郑承燕的策划下,《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应运而生。
郑承燕人在《大辽契丹》展厅讲解文物。新华网 徐梅摄
讲述契丹: 用文物讲好她的前世今生
展厅从辽代帝陵的发现、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和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等契丹贵族墓葬,以及瑰丽的辽墓壁画等几个方面入手,让观众穿越时空可听到、看到、感受到那个神秘民族的林林总总。
金花银砚盒、琥珀璎珞、胡人驯狮纹琥珀握手、金面具、吐尔基山辽墓彩绘木棺……这些文物遗有盛唐余绪,兼具西域风情,反映了契丹鼎盛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
《大辽契丹》展厅中复原的大辽墓室。新华网 发
在陈列中对墓室局部进行复原的布置,是郑承燕最喜欢的部分。复原墓室四周壁画是结合了多处辽代墓葬创作而成,顶部《星象图》是依据辽墓壁画绘制。形似蒙古包的木椁是按出土实物尺寸复制,椁室内的棺床、小帐皆为原件。
“在服从和服务于展览主题的前提下,将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辽代文物呈现在观众面前,全面展现大辽契丹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是作为策展人要宏观把握的。”郑承燕说。
策展团队承担了包括展览构思、文物甄选、大纲撰写、布展施工、讲解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这个展览得以完成。
郑承燕介绍,为揭开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纱,给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的辽代历史,策展团队力邀辽墓考古发掘亲历者、陵寝制度专家、航空摄影考古专家、田野考古一线专家,进行现场解读、历史回忆、学术梳理。
最终这段历史以“契丹肇兴”“因俗而治”“开放交融”“崇释尚儒”“视死如生”“消亡之谜”“女真崛起”7个故事,来揭开契丹的神秘面纱。考古学专家、学者对大型墓葬、重点文物的解读,贯穿于整个展览之中,通过这条隐形线索表达,给予观众对契丹民族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
2018年,《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大奖。
《大辽契丹》展厅中陈列的大辽墓葬中出土的丝制品。新华网 徐梅摄
思考契丹:多元和包容的民族
郑承燕说,契丹辽文化上承李唐,下启金元,中交北宋,南北交融,兼通西域,呈现出“胡汉和谐建中华,兼容并蓄一枝花”的态势,奠定了中国古代北方各民族“万风而归于一元”的文化基础。
多元和包容是2020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郑承燕讲,契丹民族在多元与包容上体现尤为明显。
她介绍,北方草原民族入主中原,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不断融合与汇聚,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包容性,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也成为中华民族日益强大,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契丹这场穿越千年的不期对视,是对契丹历史的一次系统解读,也是文物研究者们从业情怀的真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