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农牧业要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24.12.2015  19:21
      农牧业要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访自治区农牧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健

  “‘十二五’是我区农牧业发展最快、农牧民增收最多、农牧业改革最突出的5年,创造了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农牧业高点强攻、高位护盘的关键期,更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我们一定要继续保持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让农牧业真正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自治区农牧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就自治区农牧业“十二五”成就以及农牧业“十三五”规划进行了深入解析。

   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区农牧业经济取得哪些成就?

   郭健: 十二五”以来,我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保供给保稳定作用持续增强,在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过程中,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以粮油、乳产业为龙头,羊绒、肉类产业为支柱,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年加工转化粮油1600万吨、牛奶1000万吨、肉类260万吨、羊绒2.2万吨、马铃薯360万吨的生产加工能力,年均调出商品粮250亿斤以上、奶类产品500万吨、肉类产品150万吨左右,我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通过不断优化农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全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为我区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好了基础、提供了空间;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和普及率不断提高,支撑和推动作用更加突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保安全保健康能力不断提升;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了6000元、7000元、8000元大关,2014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76元,2015年有望突破万元大关。

  记者:当前我区农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郭健: 当前,我区农牧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区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5以上,耕地亩均水量不到全国亩均水量的1/4。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只有75万多亩,已建成有效灌溉面积不足4500万亩,只有耕地面积的41%,农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可以说,农牧业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二是种养结构不够合理。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粮食总播面积的60%和80%,羊存栏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79%。“一粮独大”“一畜独大”的单一种养结构,在当前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下降、羊肉行情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明显。三是生产规模化制约因素突出。小规模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同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牧业现代化的矛盾将日益加剧。我区近80%的耕地和90%以上的草牧场仍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这种生产模式吸收运用新技术、新农艺、新设备的能力差,不适应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偏少,在全国排名仅12位,成员占家庭承包经营总户数不到20%。四是农牧业生产成本较高。农牧业生产成本在快速上升,特别是生产性的服务费用上涨对农牧业生产将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劳动力实际工资正逐年增长,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部分农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影响在国内外市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五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难度大。数质并重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属地管理责任没有很好落实,基础监管能力之后,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质量检验、标识管理等各个环节,尚未建立起一套严格完整的标准和市场准入监管体系,从田头到餐桌的可追溯制度才刚刚起步。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我区农牧业部门将如何规划“十三五”的发展?

   郭健: 今后5年,全区农牧业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切实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十三五”期间我区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0亿斤以上;畜牧业实施“稳羊增牛”战略,确保牲畜年存栏稳定在1.3亿头只以上,肉类产量年均增长2%以上,奶牛、肉牛、肉羊的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00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65%,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区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6%;农畜水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到“十三五”末,全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以及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地面积达到3000万亩,产量达到2500万吨,畜牧业达到7000万头只,产量达到200万吨,“三品”生产企业达到1000家,产量合计达到3100万吨,地理标志产品达到8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