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一票通”从头管到尾 食品监管无死角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日电(毛丫)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蓝精灵批发超市的柜台上,摆着厚厚一沓子账簿。随便从货架上拿出一瓶真果粒饮料,店主张兰琴就能从账簿上找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供货商电话等信息。这些账簿即“一票通”,从生产到流通,覆盖了每一个环节,连餐厨垃圾的流向也尽在掌握。
鄂尔多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护成介绍,鄂尔多斯在食品药品经营全域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所谓“一票通”,就是针对全市符合备案条件的农贸市场、食品小作坊、餐企、药房、超市、食堂等,设计的一种将批发商的销货凭证与零售商的进货凭证合为一体的多联票据,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关联使用。“货随票走,见票收货”,等于是给食品药品办了一张涵盖个人信息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作为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第一站,农产品批发市场备受关注。
7月29日清早,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益民菜市场,尚坤粮油批发行的店主秦尚坤正在卸载一批新进的大米。按照鄂尔多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他必须先查看并留存厂家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和销售票据。
“上面必须有公章。要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合不合格这些信息。有一点问题我们都必须拒收,不然食药局会罚我们。另外,我们卖货也必须做好销售台账。一旦出了问题,我们自己也说得清。”秦尚坤说,因为他家的“一票通”用得早、用得规范,保障了进货、销货的品质,在顾客里形成了好口碑,生意更胜从前。
杨护成介绍,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行购销“一票通”,让经营户承担起食用农产品“安全协警”的角色,这样一个身份上的小变化,可以更好地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
长期以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始终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今年,鄂尔多斯将过去只在食品流通环节应用的“一票通”制度,推广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使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去向可寻,餐饮服务单位购进的食品来源可溯。
目前,鄂尔多斯市共有120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主要以生产豆制品、粉条、麻花、馒头等地产食品为主。“一票通”制度要求,小作坊的原料采购地址、电话、日期等都必须登记在册。在销售食品时,必须向购货者出具统一销售凭证,做到货随票走、票货一致。可以说,“一票通”织起了一张网,将所有小作坊置于密切监管之下。
为了不让“地沟油”流向餐桌,将源头、中间环节的监控成效毁于一旦,鄂尔多斯市还实行餐厨垃圾统一回收,要求全市餐饮点必须与东胜区绿辰垃圾处理厂签署协议,双方建立“一票通”台账,每天收了多少垃圾都要记录在册。垃圾处理厂收集的垃圾流向何处,做了什么用途,也必须入账。一旦账目与实际不符,这些经营主体将摊上大事。
鄂尔多斯市“一票通”还实现了电子信息化,所有票据都印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能读出所查产品的“身份信息”和“行动轨迹”。
鄂尔多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众志说,“一票通”的实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有效规范了生产、加工、销售、垃圾处理等全链条经营活动。不仅维护了群众的饮食安全,也维护了守法生产、销售者的合法利益,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有力推进了鄂尔多斯市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