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东胜区:塑造村庄特色 改善人居环境

23.12.2015  09:26

泊江海镇折家梁村党支部书记王占荣介绍无土栽培芹菜的种植。雪莲摄

泊江海镇折家梁村宽展的通村公路。雪莲摄

周边居民在泊江海镇折家梁村农畜产品直供直销车上买杂粮。雪莲摄

泊江海镇折家梁村万谷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日光大棚里,各类反季节蔬果已经冒出嫩芽。雪莲摄

罕台镇九成功村四社的蔬果大棚。雪莲摄

功能完备的泊江海镇折家梁村卫生室。雪莲摄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往西44公里处的泊江海镇折家梁村,素以正宗的杀猪烩菜远近闻名。一年前来到这里,不足2米宽的通村土路坑洼泥泞,20多年的土坯房摇摇欲坠,房前屋后柴草、垃圾乱堆,想要到农户家品尝现做的杀猪烩菜颇费周折。

  今年12月中旬,这里举办了折家梁村首届“杀猪烩菜文化节”,节日头一天就吸引周边城镇上百人现场品尝杀猪烩菜。村党支部书记王占荣领着大伙儿现场参观:畅行无阻的通村柏油路和全部硬化的街巷,宽敞的文化大院,整洁的农家小院,气派的日光大棚……难怪王占荣掩饰不住自豪之情:“‘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村容村貌大变样,给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村又有绿色农畜产品等产业支撑,不富裕起来也难!”

  2013年,王占荣带领折家梁村107户农民加入万谷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依靠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当时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分散种养、集中销售”的做法,将农民自产的绿色有机小杂粮、粉条、豆面和生鲜牛羊鸡肉等农副产品销往周边城镇,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便利,市场销路有限。2015年,村里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善了生产、居住环境,解决了交通出行和饮水困难,新建了现代化日光大棚,宽带入了户,开通了“百姓直通买卖网”和微信订购平台等网上销售渠道,全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就达200多万元。

  62岁的尚羊换是当地农民,他和老伴儿光靠养羊、种地,每年收入只有六七千。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他家换了彩钢房顶,修了棚圈,他还干起了泥瓦工、打扫卫生、帮忙杀猪等杂活,今年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已经脱贫。折家梁村目前还有23户贫困户,村里打算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以打工、入股等方式精准扶贫,让这些贫困户早日脱贫。

  折家梁村只是东胜区大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一个缩影。

  东胜区坚持“富民安民乐民”的总体要求,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抓手,努力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等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据统计,截至10月底,东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421万元,完成计划的119.6%。工程实施至今,危房改造已完成1081户,超额完成3年预定任务;街巷硬化、安全饮水工程、村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已全部完成全年任务;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工程基本完工;校舍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130多公里,剩余的将于近期全部完成;养老保险和老年人高龄津贴按月、按季度足额发放。

  与折家梁村毗邻的东胜区罕台镇九成功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人畜饮水和全村300亩水浇地的灌溉问题,修通了村里与附近著名旅游景区“九城宫”长约4公里的旅游线路。今年,九成功村四社维修大棚39栋,新建大棚3栋,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郝瑞平介绍,这些大棚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吨蔬菜可为农民带来近2000元的收入。

  区委、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办法,以“大拆不大建、以户全覆盖、产村相结合、城乡一体化”为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实施建设,确保村、组、户各个层面实现“十个全覆盖”。同时,东胜区还依托产业和村庄条件,以“优化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塑造村庄特色、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引导村民向功能配套齐全的镇区和大的自然村集聚。围绕“广、深、精、准、全”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公共管理一体化、信息服务一体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和农村生活水平城市化,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努力让乡村更美丽,农民更幸福。

  东胜区还专门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以村委会为主导,逐步建立“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工程管理办法和村规民约,建立起农户、管护队、村委会、镇政府、相关部门“五位一体”的管理工作机制,巩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成果。根据此方案,农户要承担自己房前屋后、院落内外的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管护责任区内的树木绿化,维护责任区内道路完整畅通;管护队负责本村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和清运工作;村委会负责道路、电力、饮水等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镇政府成立督查小组负责各项工程及环境卫生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到哪里,村庄后续管理跟进到哪里。(雪莲)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