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村村绿化成效显著
林业厅政府网6月6日讯 2016年,鄂尔多斯市创新造林绿化方式,将村村绿化与义务植树、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结合起来,按照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总体布局,统筹推进村村绿化工作,村村绿化成效显著。全年计划完成村村绿化任务40万亩,占全区(100万亩)的40%。截至5月底,全市已完成村村绿化33.32万亩,为全年计划任务的83.3%。
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四个谋划。 一是超前谋划,积极部署。 去年秋冬以来,我市就对全市参与“十个全覆盖”的林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举办了全市林业技术培训班,完成了对市、旗区林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市旗两级林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赴五原县进行了村村绿化现场观摩学习,并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研究村村绿化工作,印制了《“十个全覆盖”工程配套村村绿化工程技术手册》,强化对“十个全覆盖”工程配套村村绿化工程运行机制、技术措施和绿化模式的指导。同时,市旗两级制定了村村绿化实施方案,编制了规划设计,倒排工期,确定了施工进度。并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十个全覆盖”工程配套村村绿化工程宣传,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技术指导。 市林业局每位副县级以上局领导和2个直属单位负责人包联一个旗区。去年冬季就到包联旗区开展村村绿化摸底调研、前期准备、资金落实等一系列工作。3月1日,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召开了全市林业局长会议,对全年林业工作特别是村村绿化进行了安排部署。从3月15日起,市直林业系统百余名领导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蹲点指导村村绿化工作,全体人员连续近两月在旗区一线上班,报备在旗区开展村村绿化技术指导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确保“十个全覆盖”村村绿化工程顺利进行。4月中旬,在造林绿化的关键时期,组织召开了全市林业系统村村现场观摩会,各旗区林业工程技术人员互相交流村村绿化经验,推动了村村绿化工作的更好开展。
三是实行掏钱买活树机制,妥善解决苗木销售难的问题。 在严把苗木质量关、来源关的同时,实施“掏钱买活树”机制。在编制村村绿化作业设计时,除特殊要求外,树种和苗木规格选择本地现育苗木并按设计施工。同时,积极鼓励农牧民用自育苗木在自己的宜林地上造林,凡农牧民和国有林场、治沙站、苗圃能够实施的绿化工程和项目,采取合同制方式建设,一包三年,以第三年验收成活数量给予苗木补贴。“掏钱买活树”机制的成功实施,有效解决了造林地块落实难、育苗户苗木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激发了广大农牧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有效缓减了造林资金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
四是发展农牧户房前屋后“小苗圃”、“小果园”经济林。 坚持村庄内能绿化不硬化,凡空地全绿化,能栽经济树种的不栽其他树种,房前屋后广泛栽植梨、苹果、桃、杏、红枣、葡萄等果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庭院;通村道路、街巷、重要节点,依据立地类型,以阔叶乔木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体现层次感和立体绿化效果;村庄外围及村庄内较大面积空地,采用小树密植,建设小苗圃、小果园、小游园、“林家乐”;行道树以各种杨树、旱柳、垂柳、榆树、金叶榆等阔叶乔木为主,针阔叶树种与灌木花卉结合,常绿树种与彩叶树种搭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