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城市”鄂尔多斯设30亿元转型“基金”谋未来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鄂尔多斯兴起。19日,当地官方发布消息称,这个之前因煤而富的城市,正在通过设立转型发展基金等举措,谋划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未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谋划已初见成效。
内蒙古鄂尔多斯,因其境内地下有储量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而被外界广泛认知。在过去十年这里一度称为“小香港”,但近年因遭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当地无论煤炭、地产等等,均陷入“危机”,如何实现“转型”成功,可谓是考验当地主政者智慧的一件大事。
鄂尔多斯市政府秘书长张占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为了更好的实现“转型”,近期鄂尔多斯设立的30亿元人民币转型发展基金,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中小微企业10亿元,在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正在加快转变。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白玉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以来鄂尔多斯以煤为基、多元转化,着力延伸拉长资源型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非煤资源型产业;为了更顺畅的实现全面转型,出台了与转型发展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并制定了要素制约条件下工业转型发展规划,设立了30亿元转型发展基金,并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鼓励创新驱动、扶持骨干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此对鄂尔多斯进行“转型”发展。
记者注意到,虽然目前这些政策举措并未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据官方目前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其“转型发展已显现出一定成效”。
当地官方指,今年上半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4%,煤炭产业占比下降到60%以下;该市2013—2014年建成的53个重点工业项目有48个全面投产。
白玉刚乐观表示,按照目前的转型“进度”,可望到2017年鄂尔多斯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果,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0%左右,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位居内蒙古前列,地区综合实力稳中有升。(记者李爱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