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旗:畜牧产业链 带富一大片

16.06.2020  21:20

  初夏时节,万木葱茏。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巴音塔拉嘎查夏营地的养殖基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哞哞”声,牛儿们在草地上悠闲地啃食着嫩草,饲养员乌尼尔在水槽旁启动抽水机蓄水,引来几头牛咕咕畅饮。

   集体经济从“输血”变“造血

  “我和丈夫在养殖基地的工作是饲养项目牛群,每月有6000元收入,还有合作社分红、金融扶贫分红9000元。我家也有10头牛,还做些奶制品出售。”在这之前,乌尼尔跟其他贫困户一样,主要经济来源是养牛,由于夫妻俩患有慢性病,女儿一直寄宿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2018年11月,她和丈夫成了嘎查扶贫项目牛的饲养员,依靠嘎查实施的肉牛产业,她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巴音塔拉嘎查位于鄂温克旗伊敏苏木中部,有牧业人口134户297人,2016年识别贫困户4户8人,2018年均正常脱贫。

  2018年和2019年,嘎查申请扶贫资金159.33万元,购进83头西门塔尔育肥牛和1头种公牛,建了养殖基地,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饲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牧民走致富之路。

  巴音塔拉嘎查草场面积45万亩,水草充足,适合养牛。“经过两年的繁育,基地现有大、小西门塔尔牛152头,带动贫困户增收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集体经济生产造血功能。”巴音塔拉嘎查第一书记敖云说,我们打算将项目牛收益的50%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0%用于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出现返贫现象,确保已脱贫牧民生活越来越好,彻底摆脱贫困;剩余的40%用于扩大再生产。

  嘎查集体经济“”起来,带动了脱贫户增收致富。除了牛场饲养员和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参加劳动增加收入外,集体项目牛还为4户脱贫户每户分红4500元。敖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行情,1头3个月龄的牛犊能卖到1.5万元左右,今年年底计划出栏一部分,留出来乳牛犊扩大养殖规模。经过两年发展,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5.7万元。用敖云的话说,这才是有奔头的产业。“在畜牧养殖扶贫实践中,我们依托肉牛产业,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链中,不仅授贫以鱼,更授贫以渔,让输血变造血,在稳固脱贫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借“”生“”拓宽牧民致富路

  距离巴音塔拉嘎查10公里的苇子坑嘎查,每天一大早,占德日准时出现在牧场里,为他的“宝贝疙瘩”添加饲草饲料。牧场里,一头头牛膘肥体壮,几只小牛犊溜出棚圈在草地里撒着欢儿。

  38岁的占德日是苇子坑嘎查的脱贫户之一。看着自家草场里的16头肉牛,占德日底气十足:“资金扶持让我脱了贫,我也有信心通过养殖致富奔小康。

  时间回溯到2016年,嘎查有贫困户8户19人,因缺少资金无力脱贫。嘎查第一书记根春走访贫困户家,帮他们谋划脱贫的办法。不久,嘎查实施了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将每户36500元项目资金以借款形式投入到合作社,占德日等人每年分红3660元;实施金融产业项目,每户再分红2750元。“去年嘎查投入扶贫资金99.2万元,购买800只基础母羊,嘎查集体饲养,今年接羔600只,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万元,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根春说,另一个项目是将105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到合作社,发展大鹅养殖,为全苏木92户贫困户分红,每户分红640元。

  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嘎查投入20万元与肉食品公司合作,连续三年每年给集体分红2万元;投入100万元购买900只基础母羊,每年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实施肉牛项目,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如今,伊敏苏木6个嘎查涉及集体扶贫项目31个,投入资金3615万元,28个项目已产生效益。“去年嘎查集体分红80.4万元,嘎查均收益13.4万元,消除了全苏木嘎查集体经济空壳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伊敏苏木苏木达呼木吉乐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