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走,看看我的新家!”
2014年初,自治区党委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区实现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今年的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上,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举措办法和工作要求。
那么,这件被老百姓称作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大好事儿到底推进得怎么样了?农村牧区发生了哪些变化?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哪些改善?为此,本报派出7组记者分赴12个盟市及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进行探访。
□本报记者胡日查 刘宏章 见习记者高敏娜
今天,本报记者刘宏章、胡日查,见习记者高敏娜分别从阿拉善盟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图日根嘎查和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发回了第一组报道,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记者:刘宏章
时间:4月7日
地点:巴润别立镇图日根嘎查
一进嘎查,只见沥青路面的主街巷平坦笔直,足有7米宽。油路两旁,一幢幢新瓦房错落有序,掩映在柳树的枝条中。真是一幅田园美景啊!
“走,看看我的新家!”说这话的是村民胡金国,他刚从地里干完活儿回来,乐呵呵地请我们参观。胡金国的新家80平方米,砖混结构,彩钢屋顶。屋里装修一新,窗明几净,彩电、冰箱、空调、电脑一应俱全,屋顶还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胡金国对他的新家很满意:“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都按现代理念设计,上下水也通了,跟城里的楼房没什么区别。”
老胡今年43岁,是土生土长的图日根嘎查农民,一家3口20年来一直住在4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由于年久失修,房间墙壁上到处是裂缝,外墙墙皮基本掉光了。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十个全覆盖”惠及到了图日根嘎查,让胡金国住新房的梦想成真。
王树德也是通过危房改造住进新房的图日根嘎查村民,他说,他和老胡的想法一样,“真的,以前刮风下雨就担心土房倒塌,现在不用操这个心了。新房里安了自来水和数字有线电视,太方便了。不是‘十个全覆盖’,我这辈子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
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时间:4月7日
地点: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
以前多次采访西日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震撼。沿着蜿蜒的水泥路,美丽的新农村新牧区画卷缓缓展现:干净的院墙、整齐的路灯、热闹的广场,尤其是那一排排蓝色的砖瓦房,把夕阳下的西日嘎装点得格外漂亮。
73岁的宝祥是西日嘎嘎查危草房改造重建户,他对记者说,祖祖辈辈都住着土房,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住上这么好的砖瓦房,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呢!
贫困户张振泉和哥哥张振国去年都搬进了新房,张振泉很是满足:“如今屋子新了,村子美了,没有什么愁心事啦!”
记者:刘宏章
时间:4月7日
地点:巴润别立镇图日根嘎查
图日根嘎查是个半农半牧嘎查,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以北1公里处。过去,嘎查三分之二的村民住着年久失修的危房。
去年,嘎查列入危房改造项目。当地各级政府决心把危房改造成群众的“满意房”和“放心房”,深入农牧户调查摸底,召开嘎查村民大会征求意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建设。嘎查两委还推选了13名监督员,对房屋的建设过程实行监管,全程跟踪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嘎查党支部书记潘多林说:“去年我们总共投资1230万元,采取的是政府补贴和农户自筹资金的形式,改造实施 205户,目前全部完成了。”
记者:胡日查 高敏娜
时间:4月7日
地点: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
西日嘎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嘎查,208户人家,贫困户就占了93户。“过去的房子,那是夏天漏雨、冬天挂霜,上边飞家雀儿、下边耗子窜。”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国庆说:“冬天更难熬,睡觉要戴帽子。”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嘎查扶贫工作队队长温都苏巴图说:“谁不想盖新房?那得有钱啊!西日嘎嘎查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只够勉强度日。”
“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我们对全嘎查208户农牧民逐家逐户征求意见,拿出了危房改造整体方案,使帮扶更加对路和精准。2013年,首先解决了房屋破损严重、‘弱不禁风’的22户人家的住房问题。2014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72户人家每户只拿两万块就住上了70平方米的新房。”温都苏巴图说。
嘎查把工作尽量做细。有的村民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村里就适当缩小了房子的面积,提供了村民自筹1万元就可以入住的50平方米的房屋。嘎查还为个别困难户和孤寡老人提供了40平方米的免费房。往后的日子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