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金字招牌发挥中心城区独特优势
2017旗市区——海拉尔倾力打造国际化文化旅游名城
秉承纯朴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现代的城市经营理念,几年来,海拉尔区的旅游业可谓蒸蒸日上。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704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了20%。而 呼伦贝尔 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民俗风情无疑成为海拉尔这个中心城区最大的旅游资源和最亮的招牌。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景区的北方部落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店,看到这里一派红红火火的忙碌景象。呼伦贝尔的手工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制作了许多璀璨的民族特色商品,从头冠、簪子、耳环、项链,到皮袍、民族服装、毛毡鞋,再到绣包、 手机 套,可谓琳琅满目,造型精美,寓意深邃。北方部落手艺联盟创始人孟丽介绍说,北方部落集合了呼伦贝尔市一些原住民的文化元素,有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以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各民族手工爱好者聚集在这里,通过这个平台向人们展示着呼伦贝尔手工文化的魅力。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正是依托了这样的优势,海拉尔区大力开发具有地方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不仅欣赏到美景,更体验到民风,感受到灿烂的民族文化。
今年,海拉尔区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呼伦贝尔市第四次党代会发展战略为指引,确定了以贯通四季旅游和全域旅游为目标,促进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旅游+”战略,全力打造国际化草原音乐名城、冰雪运动名城和文化旅游名城,使海拉尔成为东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辐射俄蒙和东北等周边地区的国际化、特色化、现代化魅力城市。呼伦贝尔旅行社协会会长、呼伦贝尔运通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兰富认为,任何一个城市旅游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因为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和精髓,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旅游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而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国际化是其发展的最大和最核心的方向。作为最美草原呼伦贝尔的中心城区,海拉尔发展成国际化、高端的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城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今,国际化的大旅游、大市场、大品牌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海拉尔人的共识,而如何实现文化旅游业新的跨越,海拉尔区已经做好了准备。海拉尔区将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全力推进城市景观及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建设,开发旅游产品、整治旅游环境,挖掘文化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条,通过日臻完善的硬环境建设和厚重多元软环境的滋养,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在城市景观及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建设中,海拉尔区今年计划建设一座标志性公园——海拉尔河湿地公园,一条特色景观环路、两条风情滨河路、四条精品大街、六条绿色景观大道,改造提升四个城市出入口,全面打造伊敏河、六二六小河两条城市景观带。同时,继续提升“三山”绿化,改造和新建城区内的公园、广场、绿地,全年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44亩,造林面积5845亩。
海拉尔区还将在整合周边景区、景点旅游资源,打造环海拉尔精品旅游线路上下功夫,并完成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二期建设,加快推进哈克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旅游服务全域配套。建成智慧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平台。加强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健立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旅游投诉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旅游行业自律等机制,推动旅游市场治理规范化、长效化。同时, 加速推动冬季旅游发展,进一步加大以冰雪赛事、观光、娱乐、休闲为主体的冬季旅游产品开发,丰富内容,推出精品,提高冬季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增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让海拉尔文化旅游业一年四季都火起来。
节庆品牌旅游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海拉尔的知名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