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为企业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
总第1630期 第82期
(盟市粮食工作亮点之十七)
2014年是锡盟储备粮轮换任务最重的一年,为了给盟内涉粮企业搭建一个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5月16日召开了全盟粮食流通信息交流会。
会议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破传统工作会议的模式,广泛邀请了全盟从事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业务的种植企业、国有储备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5家代表,通过通报粮食流通形势及供求信息,为各类企业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和沟通服务的平台。会议传达了国家和自治区 2014年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精神,盟粮食局局长陶福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盟农牧业局、市农牧业局、乌拉盖农牧业局的同志通报了2014年全盟粮食种植及产量预测情况,粮食经济人和私营企业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会议对今后一段时间全盟粮食流通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认为,锡林郭勒盟牧区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粮食断供引发的恐慌后果将比任何商品短缺都严重。因此,粮食应急供应是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政治任务,粮食部门要承担起为政府“保供稳价”的职责。锡林郭勒盟境内的原粮储备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保应急、控粮价、稳市场”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和轮换难度的加大。确保储备粮顺利轮换要在抓订单、抓转化、抓市场、抓节奏等四个环节入手,通过企业自身努力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实现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综合安全防范系统,争取实现储备粮的实时轮换,“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会议提出,要加快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储备能力和管理水平。抓住 “粮安工程”建设的有力时机,在争取项目资金方面,要向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结合本地市政规划开展“退城进郊”粮库的迁建,合理规划,使新建粮库能够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特别是2013年度国家储备粮临时收储政策的落实,锡林郭勒盟有两家国有粮食企业完成了4600万公斤临时储备粮收储任务,为此项政策的落实开了个好头,也为全盟粮食企业拓展经营业务、扩大储备规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会议要求,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搞好市场监测,为政府决策搞好服务;支持和服务好粮食中介;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为粮食流通工作培养后续力量。一是通过抓原粮加工,具备将原粮快速转化为成品粮的能力,确保“有得供”。二是探索旗县级成品粮储备新机制,以备不时之需,确保“供得上”。三是合理布局应急供应网点,确保紧急状态下粮食的有序供应,即“供得好”。四是探索主食厨房建设,为百姓提供方便、健康的主食,即“供得全”。
(锡林郭勒盟粮食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