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会镇红丰村:房新路平 村子干净
焕然一新的小村庄。
“我们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已基本完成了,村民们真正体验到了‘十个全覆盖’带来的新变化。就拿修路这一项来说吧,以前下完大雨,你们要想进村可是困难了,因为路上除了泥土就是坑。现在好多了,你们开着车就能进来了,一点泥也不粘。” 杭后蛮会镇红丰村驻村“第一书记”关平对记者说。
如今,红丰村房新路平、村子干净,老百姓的心里美滋滋的,“十个全覆盖”工程给红丰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闹心路变成舒心路
大雨刚过,记者走进红丰村5组,新修的红砂路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村民们正三三两两蹲在路边闲聊,说起这条曾经让他们闹心的泥土路,几个村民给记者讲了几个有趣的小 故事 。
村民吴六说:“东南拐角的几户人家,卖豆腐、卖瓜的人都不过去,因为那里有一条小路很难走,坑坑洼洼的,步走还能凑乎,骑车驮点东西就走不过去了,人家卖豆腐的还怕把豆腐给墩烂了。”接过话头,村民赵塄说:“以前一下雨,路上全是泥,骑车的人没法走,弄不好就摔倒了,我家门口就是个垃圾坑,还有人掉进去过。去年有个亲戚来看我,正好赶上下雨,路上有泥,电动车一歪摔倒了,一袋鸡蛋都打碎了。”
记者看到,村里这条泥水路变成了红砂路,还加宽了,如今小汽车都能开到家门口了。这条路两边还修了树池,放了垃圾桶,晴天没土,雨天没泥,闹心路变成了舒心路,村民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组的人住得太分散,修水泥路村民筹款压力大,考虑到这一情况,卫生计生局和镇里给我们做出规划后,就修了这条红砂路。”组长吴晓九笑着说。
垃圾坑变成小花园
“原来这里就是个垃圾坑,脏水、垃圾、柴火,人们甚都往这里扔。夏天臭得厉害,路过这里的人得捂住鼻子,过年都不敢放炮,怕引起火灾,以前就发生过几次火灾。”吴晓九说,这个垃圾坑害得村民不敢养鸡,里面住着好多黄鼠狼,以前村民们养的鸡可多被吃了,后来就很少有人养了。
卫生计生局的驻村干部胡浩勇说:“5月份,我们清理这里的时候,能跑出二三十只黄鼠狼,可想而知这里有多脏乱。你再看看现在,这里已被整理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两边都预留了种树、栽花的空地,明年春天再栽上树和花,那就更好看了。”
环视整个村子,没有一点儿杂乱,崭新的房屋和白院墙上,都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标语以及村规民约,村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自觉把垃圾倒入桶中,村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村民赵塄笑着说:“环境好了,娃娃们也干净了,以前村里的娃娃手、脸、衣服脏得厉害,现在娃娃们个个干干净净,讲话还文明。”
旧土房变成新砖房
让红丰村二组村民翟元高兴的不仅仅是村里的环境改变了,更重要的是他马上就要告别居住了多年的南凉房,住进崭新的砖瓦房。
“用不了几天就能住进新房了,我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这都是托‘十个全覆盖’的福呀!”翟元激动地说,因为自己有病,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外债。前几年,正房塌了以后,老两口就住进了南凉房。
住新房成了翟元老两口一直以来的梦想。因为没钱,岁数也大了,原以为后半生就在这凉房里度过了,没想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帮他们圆了住房梦。“正房、凉房、圈舍、院墙、小菜园都给咱建好了,连你没想到的政府也帮咱弄好了,这么好的事我只花了6万块钱。”翟元老人说。为了帮助老人彻底脱贫,卫生计生局和镇里还帮他扩建了水塘,帮助他发展水产养殖业。
红丰村二组像翟元老人这样将要住进新房的还有15户。因为集中建新房,还腾出了30亩空地,可进行复垦。红丰村五组和新房一起建设的还有水泥路和小广场。胡浩勇说:“短短的几个月,组里变化真是大。我们刚来时,站在村口都看不见里面的房子,到处是红柳和芦苇,如今村庄整洁漂亮,我们住着也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