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管理局包头分局开展防火演练 提高保护区的防扑火能力

31.03.2015  11:40
 

林业厅政府网3月31日讯  清明将至,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的弦又绷紧了!

近年来,随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不断改善,保护区森林防火的压力在逐年增加。每到防火期,保护区全员设防,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严控火情,确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始终控制在较低的水平。3月27日,为提高森林防扑火效率,大青山管理局包头分局在重点防火地段---青山管理站所辖区域举行了森林防火演练。

参加此次防火演练的人员有青山管理站和沿山乡镇的防火队员近40余人。防火队员在演练中对火险接警出动、防火车辆、机具和常用防火设备实际操作、防火隔离带打造、山火扑救等进行了演练。包头分局防火办负责人在演练结束后向防火队员做了总结讲话。他要求防火队员熟练掌握防扑火工具的使用技能,提高防火意识,加强巡护,确保“美丽包头”的“后花园”枝繁叶茂。

记者采访防火队员时,一名防火队员说:“这几年一到防火期,森林防火就成了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病,每天都是提心吊担的。这些年保护区的植被恢复得很好,有些地方十分茂盛。由于山里交通不便,一旦发生火情很难扑救。所以,提高防火意识,减少火灾隐患非常重要。特别是到了清明、春节这些祭扫的重点日子,管理站每天都有上百人守在山上,既费人又费钱。但是再苦再累,为了包头的美丽,我们基层管理人员一定会克服困难坚守住大青山这道森林火险的防线。

据了解,近年来针对严竣的防火形势,保护区想方设法采取了许多措施:

一是 明确防火责任,落实防火巡查制度。目前,保护区各管理站都成立了由站领导任队长、管理站干部为防火队员的防扑火突击队。比如:青山管理站的专业防扑火队伍有30多人;加上各乡镇和林业大户的防火人员也有一百多人。又比如:五当召管理站也招录历年复员军人20多人组建了专业扑火队伍;还组织100余人组成半专业扑火队6个。在防火重要时间段,各个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全部分布在防火一线加强巡山监控,增加防火巡护的密度,严防火灾发生。

二是 包头分局在重要时间节点强化管理,狠抓督查,保证了防火工作有序开展。包头分局领导班子连续多年实行包片责任制,组成四个巡查小组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重点对防火责任制和扑火预案落实情况、野外火源管理情况、防火宣传开展情况、防火专项经费落实情况、火灾案件查处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护区每年还坚持按程序对专用防火车辆、灭火器具、通信器材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状态完好,满足防火应急需求。

今年春节前,包头分局再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管理站高度戒备,对重点区域加大管控力度,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实行分区包片,专人看守,重点区域重点盯防,做到对火灾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损失。

三是 大力宣传,增强全民防火意识。今年,保护区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发放草原防火知识手册、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大范围宣传,增强了当地村民和上坟祭扫人员防扑火的自觉性和防灾避难能力,做到了警钟长鸣。近日,包头分局和青山管理站正准备印制倡仪书,在清明时节向祭扫人群发放。

四是 对重点区域严防死守,寸步不离。保护区防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在清明、春节等重要防火节点,上坟祭奠烧纸情况增多,给保护区防火工作带来极大压力。面对严峻形势,自然保护区全体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在清明等上坟烧纸高发时间采取了对重点区域盯防死守的策略。

在坟头蹲点守候,“”着群众用火,如有意外及时控火;等群众走后,再“断后”仔细检查。这种最简单的办法目前是保护区最直接、最有效的防火监管办法。但保护区零散分布着一万八千多个坟头,单靠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够用。每到关键防火期,不仅管理站,连周边村、镇、造林企业、森林公安,都会投入人力物力全力防控。比如,在春节的重点防火期,仅青山管理站范围每天就有一百多人坚守在大青山里。

五是 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防火于未燃。近年来,保护区强化一线工作人员防火应急培训,为森林防火想方设法,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比如:春冬季山上大风日数偏多,天气对防火极其不利,为防止上坟祭祀引燃山火,防火人员向上山祭奠群众发放“祭祀”专用铁笼,要求烧纸全部放于铁笼内,以防火源飘散。又比如:秋冬季,在重要地段和林地周边的坟地适时打造防火隔离带,防止冬季违规用火引燃周边山林。

六是 依靠科技,提高防火管理水平。为了减少基层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包头分局积极实施一期基础建设工程,努力实现保护区的防火监测全覆盖。按照规划,一期基础建设将在包头辖区布设防火监控塔、防火监控设备6套。目前,包头分局防火监控指挥中心已建设完成,正在调试阶段;各管理站防火监控设施正在建设之中。随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防火监控一期建设项目的完成,保护区防火监控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最终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