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阿拉善:生态脆弱区筑牢绿色大格局

27.07.2017  13:41

  27万平方公里土地,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化草原,生态脆弱区占到整个面积的94%,阿拉善3个旗均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区名单。生态建设成为阿拉善的头等大事!

  保护好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就是对国家对自治区的最大贡献。

  推动沙生植物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生态保护治理和促进富民兴业双赢的绿色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目的,释放观光资源的绿色效益;打造千亿元生态工业园示范点,推动形成资源利用节约高效、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发展方式绿色低碳的“大生态”格局……

  如今,阿拉善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快行,经济产业结构逐渐变“”、发展模式逐渐变“绿”、经济质量逐渐变“”。

   沙里淘金 进城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

  夏日雨后,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梭梭林下,一株株苁蓉花娇艳盛开,黄白紫3色的花朵点缀在金色沙海中,格外醒目。

  “经济价值极高的肉苁蓉带动了沙产业快速发展,不仅让沙地披上绿装,更让牧民在黄沙中淘到‘金子’。”苏海图嘎查牧民沈永财说,邻沙而居的苏海图牧民把沙漠生态劣势变为资源优势,从沙漠中获取财富。

  曾经,靠养羊和骆驼为生的沈永财,经济拮据。借着政府鼓励沙产业发展的契机,沈永财积极响应政府禁牧政策,投入到发展梭梭苁蓉产业上,种梭梭、挖苁蓉,采苁蓉籽……从2000年的300亩梭梭林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亩,沈永财成为嘎查种植梭梭的带头人,一年收入10多万元。

  曾经,嘎查自然植被稀疏,草场承载力低下,世代靠放牧为生的苏海图牧民,一年辛辛苦苦只能落个温饱,年轻人纷纷进城打工谋生。如今,荒沙地变成了绿林海,进城打工的年轻人重新回到了苏海图,掘金沙海。

  “现在这片梭梭基地基本上已经形成了3个林带,最长的有40公里,宽度在3公里左右。”阿左旗巴彦诺尔公林工站站长郭志军介绍说,目前,苏海图嘎查人工种植梭梭林已经达到近30万亩,其中3万多亩苁蓉开始结实收益。梭梭林和肉苁蓉的组合成为牧民们收入稳定、长期致富的好产业。

  一棵棵梭梭树,一株株肉苁蓉,种下的是绿色发展的理念,更是农牧民致富的宝藏。

  在阿拉善,沙产业染绿了牧民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多像沈永财一样的依沙而生的农牧民,通过嫁接和种植肉苁蓉、锁阳、沙葱治沙又致富。

  数据显示,阿拉善盟禁牧区70%左右的牧户从事沙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沙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1/3。

  当前,沙产业开发在阿拉善方兴未艾。为延伸产品产业链,打开沙产业发展新格局,阿拉善盟鼓励企业与中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沙产业研发及相关产业化项目。

  自2013年以来,仅阿左旗就研发出57款沙生植物产品,取得专利28项,涉及肉苁蓉、锁阳、白刺、苦豆子、沙葱等5种特色沙生植物。通过产、学、研合作,宏魁苁蓉集团等30余家龙头公司成为沙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通过推行“企业+基地+农牧户”种植业经营模式,阿左旗成立10多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1万多农牧民从事沙产业,呈现出“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大好局面。全国首家沙产业创投基金已经成立,沙产业健康科技创业园正在建设之中。

   全域旅游 释放观光资源的绿色效益

  从5月下旬开始,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跃进嘎查牧民李凯家的旅游点迎来第一个小高峰期。

  “我家草场在314国道旁边,从这里路过的游客都会在这里驻足,骑马、玩沙、开篝火晚会。每年‘五一’到‘十一’的这段时间都是最忙碌的时候。”李凯说。

  2011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李凯家3000亩草场被划为禁牧区,草场休养生息,植被日益增多。他自己则把精力专注于牧家游。去年,李凯4口之家拿到近3万元的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牧家游收入30多万元。

  从今年3月开始,李凯又投资30万元着手牧家乐改造,新建了3层小楼,可以容纳100人居住,还在自家草场建起了马场。从明年春天开始,他的两个旅游点同时营业,一家人会更加忙碌,钱袋子也更鼓。

  蓝天白云下,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和一排排砖瓦房错落在大漠中,巴彦浩特镇特莫图嘎查和希格家的牧家游这两天也开始开门迎游客。

  随着全盟旅游业的发展,领略大漠风光、体验沙漠探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来和希格家吃饭的人也多了。从2011年起,和希格将牧家游作为家里的主要产业来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知名度越来越高,除了国内游客,意大利、德国等国外游人也慕名前来。和希格说,“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阿拉善沙漠挑战赛等节庆活动的举办让牧家游受益匪浅,许多游客通过“越野e族”官网上的推荐,下载坐标定位直接找到他家的牧家游。

  在旅游这个无烟工业中一直忙碌的不仅仅是牧民。

  今年,额济纳胡杨林旅游景区资源与景观质量顺利通过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评审,被列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这几天,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景区、大漠胡杨景区、弱水·金沙湾、居延海、黑城—怪树林、古居延泽、沃布格德音淖尔等景区均已陆续开始实施基础设施和绿化建设工程。工程车辆来往穿梭,正在进行挖坑、平整、换土等作业,客服中心大楼外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脚手架搭建、玻璃安装和搬运石材等作业。

  阿拉善盟提出持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阿拉善旅游升级版,构建“大沙漠”“大胡杨”“大航天”“大居延”“大民俗”5大国际旅游目的地,打响“苍天圣地阿拉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正在实施总投资33.8亿元的21个旅游重点项目,为形成“大旅游”格局助力。

   做精做细做绿 打造千亿元生态工业园区

  走进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只见内蒙古聚实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蜡配套清洁化学品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0多台大型机械轰鸣,卸载和焊接金属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

  “这个项目是焦化行业再次转型升级项目,也是开发区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打造自治区重要现代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的重头戏。”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合成蜡配套清洁化学品项目围绕盘活乌海市的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年产240万吨煤焦化项目而建设,能将焦炭“身价”提升20倍,根本上解决了焦化行业的出路问题。

  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自治区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庆华集团,50万吨煤焦油精深加工项目,把产业链上游产生的煤焦油和氢气吃进去,产出能加入汽油和柴油的两种轻质煤油,附产沥青、硫酸和甲醇,将资源吃干榨净,零排放。这个精细化工项目成为阿拉善打造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的一个节点。

  围绕已形成的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3大传统优势产业,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对现有产业链进行提质升级,把产业链做长、做精、做细、做绿。总投资34亿元的内蒙古聚实能源有限公司合成蜡配套清洁化学品项目,化解传统焦化行业过剩产能,破解焦化行业发展瓶颈。全国高端树脂行业的领跑者——内蒙古晨宏力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67亿元的特种树脂项目成为产业转移、化工板块整合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代表。

  作为阿拉善盟工业经济的主战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成为自治区首批生态工业园示范点和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通过重点扶持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等高新技术产业,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将开发区打造成为自治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园区,成为引领阿拉善盟工业经济转移、集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记者手记】

  初夏雨后,阿左旗苏海图嘎查梭梭林基地,近30万亩人工种植的梭梭林抽芽吐绿,洋溢着勃勃生机。阵风吹过,梭梭随风摇曳,在漫漫黄沙中展示着曼妙的身姿。如果不是牧民告知,我们怎么也不能将眼前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景象与曾经的漫天黄沙联系在一起。

  阿拉善盟是我国沙漠、荒漠主要分布区,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盟境内,是自治区乃至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在全盟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适宜人类生产生活面积仅占6%。极度脆弱的生态,使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阿拉善更为紧迫、更为关键、更为基础,更具重大意义。

  保护好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阿拉善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发展与保护并重,美丽与发展正在实现双赢。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阿拉善盟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三北”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还有造林补贴试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浩大的生态工程使全盟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自然植被得以休养生息。

  2016年,阿拉善盟在盟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生态发展定位,在功能定位上要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在产业定位上要把阿拉善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阿拉善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再次掀起新的建设热潮。在茫茫大漠戈壁上,道道绿色屏障再造,片片绿洲再现,阿拉善天蓝地绿水净景更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刘宏章 李文明 陈春艳)

从“谈沙色变”到“点沙成金”--阿拉善“正名”记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9日电 题:从“谈沙色变”到新华网
内蒙古:沙子现在变得值钱了
    每年的6月~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新华网
治沙20年 内蒙库布其沙尘天气次数减少95%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向库布其沙漠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