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八项措施助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18.04.2016  16:08

  为主动适应供给侧旅游发展新常态,推进把阿拉善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进程,阿拉善盟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关联效应,多措并举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一、旅游规划﹢文化

  以规划引领,树立文旅融合思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同时,坚持规划先行,根据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注重从战略全局和产业发展规律上把握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向。重视地方特有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发展阿拉善文化旅游产业,驱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二、旅游节庆﹢文化

  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节庆品味。以三大节庆为龙头,倾力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在深度开发独具特色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同时,以历史和地理文化为依托,塑造文化遗产品牌。并由此带动文化遗产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三、旅游景区﹢文化

  培育景区文化旅游项目,逐步形成景区文化品牌。如胡杨林旅游区以胡杨文化、土尔扈特文化为主线,打造生态观光、科普宣传、摄影采风旅游目的地;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以打造沙漠文化为主题,开展以沙漠体验、探险、摄影、赛事等活动为内容;广宗寺旅游区以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文化为主题,以朝觐之旅、浪漫之旅、生态之旅为内容等等。深入挖掘传奇色彩历史元素,如茶马古道、驼队文化、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平故事、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等,融入到景区建设、线路打造、产品开发等方面,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载体作用。

  四、旅游营销﹢文化

  实施旅游文化营销战略,提高阿拉善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旅游产品的销售。将阿拉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卖点进行旅游营销,以文化吸引、保持游客。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宣传活动以及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专题研讨会、遗产保护会议等制造地区话题效应,扩大宣传效应。

  五、旅游特色商品研发﹢文化

  深度挖掘阿拉善文化,选取其特色元素研发系列旅游商念品,注册阿拉善旅游商品商标,打造本土旅游商品品牌。对水晶制品、奇石制品、仿古地毯、驼绒羊绒制品等传统工艺品,锁阳苁蓉系列保健食品,发菜、贺蘑肉、奶制品等土特产,注入文化创意、提升规格、强化品牌效应。逐步完善专业分工较强的旅游商品开发销售体系,注重质量、合理定价,提高游客满意度。

  六、队伍建设﹢文化

  面对新兴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大力培养综合性和专业文化旅游人才。制定文化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高等院校文化旅游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校、职业中学等院校的文化、旅游、艺术专业,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逐年扩大盟内院校文化旅游专业本科招生规模,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建立导游员、讲解员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旅游导游员、讲解员队伍。加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有计划引进一批文化旅游创新创意、艺术策划、资本运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鼓励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各类名人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和建设。

  七、智慧旅游﹢文化

  一是以文化元素包装阿拉善自媒体,提高苍天圣地阿拉善网络品牌文化内涵。如对阿拉善旅游资讯网、移动客户端、多媒体屏系统的视觉形象识别,采用阿拉善民俗文化风格设计。二是为文化内容提供展示平台,为智慧旅游数据库提供文化部分数据来源。三是为可供游客欣赏和参与的文化产品提供旅游市场,实现文化旅游产品价值。通过智慧旅游有效推广文化产品,进行网络销售平台上架,让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手机端、pc、多媒体查询机进行购买、体验,实现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

  八、市场监管﹢文化

  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与旅游质监机构要建立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的联合监管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督检查。要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抓住重点问题、关键环节实施监管。防止过度开发利用文物资源,导致文物破坏或损坏。严禁擅自拆除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打击宣扬低俗色情和封建迷信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非法经营行为。

[责任编辑 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