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大漠一磐石——记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一营教导员石旭峰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5日电题:甘做大漠一磐石——记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一营教导员石旭峰
李清华、付晓辉、殷鹏钊
清河口、甜水井、哈日苏海……这些听起来水灵灵的地名,并没有河也没有水,有的只是寸草不生的黑山头、茫茫无际的戈壁滩。
在离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还有数百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一营教导员石旭峰一干就是11年,像一块磐石,狂风刮不跑、沙尘卷不走。
(一)
“过了贺兰山,越走越心酸;来到清河口,扭头就想走。”对这句话,石旭峰的妻子李海婷深有感触。
2012年,李海婷第一次来部队探亲,从山东辗转38个小时火车后,又坐汽车在戈壁滩上颠簸一路呕吐一路,走一路荒凉一路心凉一路。
到达后的第三天,沙尘暴袭来,李海婷眼睁睁看着连队新建的蔬菜大棚“随风飞舞”。她说:“来之前知道这里很苦,可没想到这么苦。”
是的,冬天奇冷,夏天酷热,春秋沙尘肆虐,这里是出了名的苦。5年前,最后一名牧民也从这里搬走了。
那年冬天,石旭峰带领官兵乘骆驼巡逻。零下40摄氏度的戈壁滩上,他们风餐露宿6昼夜、巡逻300公里后,“沙漠之舟”骆驼集体“罢工”了,无奈只能休整半天再上路。石旭峰的裆部也被磨出大片血泡,皮肤、鲜血与衣服粘在一起。
吃苦受累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石旭峰却说:“我经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累,也得到许多常人难以享受的乐趣。”
2007年,石旭峰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边防军人。首次巡逻,站在界碑旁的他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说,脚下是一寸领土,心中是广袤江山;舍弃的是一家团圆,拥抱的是万家幸福。
(二)
排长刘文明患了甲状腺癌,石旭峰到处帮着求医问诊。战士赵九川老家遭火灾,房屋成了焦土。石旭峰得知后,当场就把身上的现金全掏了出来,还发动官兵捐款,帮赵九川解了燃眉之急。
总想着帮人的石旭峰,其实最需要帮助。
岳父母身体不好,孩子尚小,妻子一肩挑起两个家。一年,岳父因糖尿病住院,都是刚做过宫外孕手术的妻子一个人忙前忙后照料。
第一年休假相亲,第二年休假结婚,第三年休假怀孩子,第四年休假孩子出生……这个甘心在边防喝苦水斗风沙的汉子眼圈红着说,最亏欠的就是妻子。
靠着对祖国的满腔挚爱,石旭峰用忠诚书写了当代戍边人的奉献之歌。
(三)
地上不长草,地下必有宝。一次,一个地方老板直接找到石旭峰,拿出一个厚信封,说“你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好”。
石旭峰当场拒绝:“徇私枉法的事我不干。”
名利的诱惑,往往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志向、品行和思想境界。
2012年,机关空出一个岗位,任职时间长、表现不错的石旭峰与之无缘。结果公布次日,石旭峰仍带连队官兵展开徒步拉练。返回途中突遇强沙尘暴,他在背上绑了30多斤重的石头打头探路,和官兵手挽手一步步往前挪,终于在天黑前安全赶回连队。
“如果说共产党员有‘职业病’,那就是‘自讨苦吃’。”石旭峰对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因为他也时常“自讨苦吃”。
2011年,石旭峰主动申请来到条件艰苦的清河口边防连干连长。今年年初,刚在旅边境事务科科长岗位上干了半年的他,又主动申请平职来到一营任教导员,重返清河口。
当连长,他多次邀请驻地公安、边警传授检迹、取证技巧,摸索总结出“前哨控要”“跨区协同”7种控边模式、10种执勤手段。当科长,他带人苦干两月开发出边境数据分析采集系统。石旭峰说,他和战友们一定要把边防打造成让祖国和人民放心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