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地共建促成果转化 示范引领谋带动发展

19.05.2017  16:33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牧科学院)分别与杭锦后旗、四子王旗启动了农业与畜牧业“院地共建科技示范旗县”工程(以下简称“院地共建”工程)。  以此为契机,农牧科学院从科技成果转化入手,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院地两级科技人员的一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杭锦后旗:

打造农业科技示范旗

农牧科学院依托国家、自治区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等项目,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密集的优势,启动了实施农业科技增效示范工程。围绕当地农业主导(特色)产业,以技术需求为导向,为杭锦后旗提供优势农作物、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的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多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院地共建”工程重点建设了“河套灌区优势作物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园区”、“河套灌区中产田改造与高效示范园区”、“设施蔬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园区”3个园区;完成了单种玉米一穴双株宽行扩距高产栽培、单种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农麦  2 号、农麦  4 号”小麦新品种套种晚播向日葵、测土施用土壤调理剂修复盐碱地、绿肥牧草修复盐碱地、辣椒“北星八号”开沟起垄高效栽培、优质高产加工番茄栽培、籽用西葫芦配套栽培、设施瓜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和主要农作物及蔬菜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切实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2016年,“院地共建”工程累计推广示范作物新品种及高效生产技术47099亩,其中玉米4420亩、小麦13460亩、向日葵20631亩、盐碱地治理1180亩、甜椒1205亩、加工番茄331亩、籽用葫芦170亩、设施瓜菜332亩、病虫害防控5100亩。全年科技人员累计下乡1115天,共举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54次,培训技术员和农民4303人次,发放技术手册、宣传单10496余份(册),项目实施后累计增加经济效益415.2万元。

四子王旗:

畜牧业科技示范旗

农牧科学院与四子五旗以院地合作为平台,从肉羊品种选育、杂交改良、繁殖技术集成推广、养殖技术、生产模式、疫病早期防控、设施设备开发与推广、标准化牧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集成和示范推广。

在肉羊品种选育和繁殖技术方面,重点在赛诺公司、山丹杜泊羊养殖合作社、尚泰合作社进行杜泊羊、杜蒙羊种羊选育;在苏尼特种羊公司、格日勒图雅合作社、神舟牧业合作社进行小尾戈壁羊选育。主推了肉羊标准化性能测定、遗传评估、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共选育了杜泊羊2085只、杜蒙羊3850只、小尾戈壁羊种母羊860只、短尾种公羊176只,胚胎移植黑头杜泊鲜胚1360只,人工授精杂交改良3万多只当地羊。

在肉羊营养调控及育肥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母羊营养调控、羔羊放牧加补饲育肥技术、全舍饲育肥技术及矿物质营养补饲技术,推广辐射各类养殖经营主体肉羊2万只。实施期间,放牧+补饲育肥日增重提高58克,全期提高5.5公斤。

在疾病防控方面,重点针对布鲁斯杆菌、肺炎、寄生虫、羊痘、大肠杆菌、梭菌、口蹄疫等疾病开展了早期防控和重点疾病筛查和治疗,完成了2300只羊布病监测、920只羊的肺结核检疫、13次应急诊治560只羊肺炎、羔羊大肠杆菌和梭菌感染,开展了6000头份羊肺炎支原体二价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评价,制定并形成了舍饲半舍饲全年繁育和疾病防控年历。共获得经济、社会效益971.22万元。全年累计下乡人数1113人次,开展了集中大型会议培训3次,现场观摩会2次,现场培训49次,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1220人,内蒙古农牧频道,四子王旗电视台进行了三次专访。

通过科技培训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生产与养殖技术,而且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不断深入,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收,为实现“院地共建”五年规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