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项目野外调查结束
09.07.2018 19:53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林业厅政府网7月9日讯 7月3日,北京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合作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完成了在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兴安盟科右前旗)的野外调查工作。至此,为期12天的野外调查划上圆满句号。
“中国半干旱区东段森林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项目,此次选择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试验地点。它们是罕山次生林区的典型区域,属于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是森林草原交错的典型地带,生物多样性特点突出,对于研究森林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独特意义。
两周的工作期间,研究团队在保护区试验地的阴坡和阳坡分别设置了杨桦混交林公顷大样地和蒙古栎林标准地。并在大样地和标准地内开展了与林学、森林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等相关调查。进行了每木检尺、树木年轮树芯取样、森林枯落物采集、土壤种子库调查、土壤容重取样等多项科学研究。
后期,他们还将带回的大量土壤和植物样本进行初步处理,将进行多项室内分析,以获取需要的科学数据。项目团队已将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定为长期定位观测基地。
兴安盟林业局、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右前旗大青山林场对这次科研调查十分重视,做了周密部署,为科研团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并派出工作人员参与外业工作。(图文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新民提供)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9.07.2018 19:53
自治区“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督查组到兴安盟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督查指导工作
林业厅政府网7月31日讯 7月19日至20日,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