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降解塑料袋仍在大行其道
记者调查:“限塑令”实施6年多
许多市民在使用非降解塑料袋买菜 首席记者 时婷婷 实习生 周慧祥摄影
内蒙古 晨报 包头 讯(首席记者 时婷婷 实习生 周慧祥) “买菜都给塑料袋啊,除了超市要收费,其它地方的塑料袋都和以前的一样,没什么区别。”距离2008年,实行“限塑令”已经6年有余,曾经一度被热炒的“限塑令”却并未换来劣质塑料袋的退市。1月13日,针对“限塑令”目前的情况,记者进行了采访。
小摊点随意使用塑料袋
“小摊点、小吃店用塑料袋装鸡蛋灌饼、麻辣烫、炒菜等高温食物的情况经常能碰到,对一次性塑料袋好像也没有监管。”采访中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在对食品市场的走访中看到,用塑料袋套着碗盛食品、摊主将刚烤熟的肉串、炸串用塑料袋一包,便交给顾客等现象随处可见。有市民表示对用塑料袋装高温食品在安全上有些担忧。
“每天光买菜装回来的塑料袋就有七八个,大一点的,我都用来当垃圾袋了,小一点的扔了。”1月13日,在青山区“五二”早市上,市民刘大爷说。记者看到,市场上,无论买两根黄花、几根葱还是其它蔬菜,经营户都会用塑料袋包装。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市场流通的塑料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质地较厚,有颜色的,普遍用于装水产、肉类食品。大量的塑料袋堆放着一起,走近后可以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而另一种是质地较软的白色或乳白色的,一般会用作装蔬菜及水果等,因塑料袋较薄,一般商家都会套装两个以上。
“‘限塑令’几乎成一纸空文,现在菜市场用的基本都是不可降解的。”有市民说。
没有具体细则 监管应从源头控制
记者了解到,2008年6月1日,国家“限塑令”实施,包头也曾掀起了一场“限塑”的热潮。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她特意用家里的旧衣服缝制了一个布袋,每天买菜用,但后来免费塑料袋又逐渐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