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创城已从绿到美更从美到雅

23.09.2015  08:28

[ 导读 ]创城,对于首府呼和浩特来说,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经过几年的三城同创,首府百姓切身感受到创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在我们身边,绿色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宜居。

创城,对于首府呼和浩特来说,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经过几年的三城同创,首府百姓切身感受到创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在我们身边,绿色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宜居。

2013年10月,针对呼市地区的绿化薄弱环节,首府全面启动主要出城口、大青山南坡、道路、河流、园区等精品绿化工程,结合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完善区域规划,开展村屯、四旁、庭院绿化活动,建设生态文明村庄,加速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宜居首府城市,从而实现“从绿到美、从美到雅”的蜕变。

近三年来,全市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面积34.57万亩,完成资金投入68.56亿元。

在大青山南坡位于市区北部的城郊结合部,紧邻京藏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京包铁路等交通干线,由于历史方面原因,区域内遍布废弃厂矿、采石场、挖沙坑、掏金洞,部分土地水肥条件差、耕种收入低,大多为弃耕地和撂荒地,存在规划滞后、管理滞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房屋私搭乱建、垃圾污水乱倒状况。

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进一步加强大青山区的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积极构筑首府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2012年初,在自治区党委启动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作之前,我市率先开展了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绿化工程。三年来,累计完成大青山南坡绿化面积8.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655万株,完成资金投入28.7亿元。目前,大青山南坡新建工程与原有植被已基本连接成片,生态景观已初步形成,从根本上改善了大青山南坡及首府城区北部的生态环境,为全市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的全面铺开积累了成功经验,起到了精品示范、典型推动的积极作用。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先后启动实施了金盛路、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呼朔高速及和托一级支线、呼大高速、209国道、109国道、104省道、102省道、105省道、老牛湾旅游专线等通道绿化工程,对呼朔路、昭君路、机场路、呼武路、呼托路、金盛路等6个出城口进行了景观提升改造,累计完成公路绿化长度767公里,绿化面积10.21万亩,境内国省干道防护功能和沿线景观得到明显提升。

按照《呼和浩特市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首府市民宜居环境,先后对市区、重点城镇、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周边及城镇街道、庭院、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绿化美化,坚持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到哪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大力开展村屯绿化工作,累计完成绿化面积5.94万亩。

以市区为例,近年来,按照“打造精品园林,拓展绿色空间”宗旨,通过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城市绿地面积逐年增加、布局日趋合理、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14年底,我市建成区内拥有各类公园24个,游园、广场45处,街头绿地109处,建成区绿地面积7756.3公顷,绿地率33.72%,绿化覆盖率36.69%,城市绿地景观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了全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型、园林型城市绿化格局。


       

在重点区域绿化上,我市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绿化项目,特别是大青山南坡绿化、京藏高速绿化、金盛路绿化等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市采取的有力措施密不可分。近两年,我市在安排国家生态建设任务时,重点放在境内主要干道、沿黄流域两侧山体,把国家工程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捆绑实施,用通道绿化将大青山区、蛮汉山区、沿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连接起来,既有精品亮点,又能形成规模。

同时,注重学习先进,结合实际打造特色景观。广泛借鉴先进地区在造林绿化方面的成功案例,更加注重区域内整体环境的打造,按照“以点带面、以线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有序推进整体绿化工作。针对各地域的特点,在规划设计上体现出本地区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精品。

我市还分类管理,广泛应用科学造林技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将科学造林技术应用到栽植养护的各个环节,针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树种,采取集约化、精细化的分类管理模式,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另外,加强督导,建管结合,保证了全市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