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包头高校毕业生达两万人 农村从业人员首次增长
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以劳动力资源平衡表为主要依据,分析包头市经济结构与就业的变化。报告显示,201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79%的从业人员集中在非公经济领域。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显现,2014年,全市高校毕业生达2.0万人,是“十五”初期2000年的11.1倍。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2014年末,包头市常住人口279.9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05.7万人(男性16岁-60岁,女性16岁-55岁),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看,全市从业人员共计155.8万人,占总人口的55.7%。
201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远未达到国际公认7%的警戒线。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0.7万人。
农村从业人员首次增长
去年,城镇从业人员继续保持稳中略增,从业人员128.1万人,同比增加1.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首次出现增长,达到2.8万人,比同增加1.1万人,主要增加在农林牧渔业。伴随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的出台,部分劳动力会选择就地就近就业或半工半农,外出务工人员总量减少,导致农村从业人员首次出现增长。
非公从业人员占比近八成
分产业看,随着全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包头市劳动力就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步发展壮大。从第二、第三次产业分布情况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1.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6.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2.5万人,占59.4%。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从业人员12.1万人,比上年下降7.1%。集体经济从业人员20.6万人,比上年下降0.4%。非公经济从业人员123.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超过一半,达79.0%。
非公经济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日益增强,从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经济体制转轨的作用日益显现。
非经济活动人口略降
非经济活动人口主要由16岁以上在校学生和家务劳动者(人口普查推算得出)组成,2014年我市非经济活动人口45.4万人,同比减少0.4万人。受经济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逐年下降,为19.8万人,同比减少0.2万人。家务劳动者25.2万人,同比减少0.2万人。非经济人口中包含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如求学、毕业后未工作、失去工作等目前不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因此关注、分析非经济活动人口的规模与构成,将有利于掌握潜在劳动力资源供给数量的变化情况。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减少
2014年,据劳资年报显示: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为37.5万人,同比减少2.2万人,主要是传统行业制造业减少1.4万人,其中华资、包铝、铝业集团、北奔重型汽车减员增效,人员减少较多。随着经济体质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科技水平的逐年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逐步减少,吸纳就业能力非常有限。
高技术行业从业人员匮乏
虽然包头市从业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据优势,从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的人数居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7.5%,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人数仅占第三产业的9.7%,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内部的分布没有充分反映出新生产条件下行业趋势。2014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仅1.6万人,其中有高中级职业技术职称的有0.7万人。高技术人才缺乏,与建设现代化强市要求相差甚远。
去年我市高校毕业生达两万人
如果说城镇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登记失业人口、进城农民工的话,那么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在上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同时,又再现了新的就业矛盾,即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显现。据市教育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全市高校毕业生达2.0万人,是“十五”初期2000年的11.1倍;高校在校生7.0万人,是2000年的9.8倍;高校招生数2.1万人,是2000年的3.7倍。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将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就业难题,将给城镇就业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和矛盾。(记者 袁晓园)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