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为内蒙古经济带来了什么?
这是追梦未来的重要里程碑。
时间定格在2020年11月30日。
当天,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两年前,还是这个季节,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生态示范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的曾经,不堪回首。
如今,比4个上海市面积还大的两大沙漠腹地,企业投资、群众参与的造林绿化与生态经济发展风生水起,4000多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举世瞩目,“梭梭林-沙生苁蓉-苁蓉酒”“沙棘-沙棘醋”“有机牧草-养殖-有机奶”等多条生态产业链布阵其间,企业增效、百姓增收、沙漠增绿成为发展主旋律。
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朱晓俊指出:“无论在内蒙古版图上,还是在中国版图上,这都是一道彪炳史册的高质量发展风景线。”
赢得未来,内蒙古的抉择从历史深处起来。“十三五”以来,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亮丽风景线,光芒四射!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声浪渐高,全区年均造林绿化面积千万亩以上,二氧化硫、氨氮“十三五”减排任务提前完成,兴安盟等地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炭深加工项目——中天合创鄂尔多斯137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投产,深度开启了国内煤炭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大幕!
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在我区建成,战略资源产业化成为内蒙古经济转型舞台重头戏!
北奔重汽首批自营出口的右置牵引车在肯尼亚下线,这是北奔重汽继南非、埃塞、缅甸、伊朗后在第五国设立的海外工厂。
我国煤炭行业首批基于5G技术的大型矿车在内蒙古扎哈淖尔露天矿投入运行,我区煤矿生产实现矿车驾驶无盲区智能监控。
“呼-张-京”高铁开通运营,赤喀(辽宁喀左县)高铁投运,呼和浩特至北京、赤峰到沈阳列车运行时间均缩短7个多小时。
经由内蒙古口岸的中欧、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布阵全区六盟市,内陆城市变开放高地。
以机器人装卸配送、人工智能为特色的内蒙古智能物流园项目开工奠基,内蒙古西部最大的铁路综合物流园在乌海市投入运营。
……
在5年的时间轴上洞察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别有深意。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历久弥新,光彩夺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内蒙古的“十三五”以“极不平凡”被人们铭记。
为什么能这样?“不平凡的不只是成绩,还有铸就成绩的奋斗艰辛。”在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司咏梅看来,内蒙古经济之所以历经市场考验而持续健康发展,凭的就是百折不挠的奋斗!
5年来,内蒙古全力打造绿富同兴的沙生产业和草原肉羊、科尔沁肉牛、乌兰察布马铃薯和天赋河套、兴安盟大米等优势品牌,生态农牧业走向规模化,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加快转型。
5年来,我区全力推动光伏发电、风电等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
5年来,内蒙古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煤-烯烃”“钢-稀土钢”等大批集约化转型示范项目集中投产。
……
风雨砥砺,壮丽史诗。5年来,面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能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抗疫复产等史上密集而罕见的重大考验,内蒙古既领略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也收获了“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强大动力。
这让我们想到一个故事:据说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为了避免捕到的沙丁鱼在船舱中因丧失求生欲望并缺氧而大量死亡,渔人在舱中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好动的鲶鱼左冲右突,感到危机的沙丁鱼四散奔逃,舱水在鱼儿的游行搅动中溶入大量空气中的氧气……就这样,沙丁鱼活了下来,危机中获得了生机。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内蒙古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危机与生机,从来就是一对相伴而生的孪生兄弟。回望“十三五”,身负“建设亮丽内蒙古”崇高使命的我区,正是在危机考验中倒逼出百折不挠的奋斗动力,淬炼出了初心如磐、不辱使命的求生能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道阻且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鲶鱼效应”催生的5年奋斗,给内蒙古留下的,是一笔经济发展史上弥足珍贵的巨额财富!
全区粮食总产量连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羊肉产量、奶牛存栏量、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牛肉产量跃居全国第二。
内蒙古打造出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汽车、电解铝-铝后加工、稀土功能材料等高端制造基地,形成较为完备的新型产业体系。
内蒙古创建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22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包头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
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必有一种力量穿云破雾,浩荡前行。探索内蒙古经济5年复兴密码,我们一天比一天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鲶鱼效应”催生的倒逼机制,使内蒙古经济在危机重重中迈上改写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5年来,内蒙古全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融合三次产业的生态产业园区产值超过5000亿元,秸秆燃烧发电、煤灰提取氧化铝等大批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项目遍布全区。
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已接近1万美元(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为9836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发展走向,昭示未来。追记那些峥嵘岁月中谱写的成就与辉煌,重温那些历史长河中进行的艰辛与奋斗,既是对内蒙古5年的深情回望,也激发起我们拥抱明天的发展自信!
5年来,内蒙古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4639万吨、钢铁落后产能346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过剩产能淘汰任务,区属“僵尸企业”基本出清。
5年来,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半壁江山,形成以农牧业为基础、服务业为主体、工业优化升级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未来已来……面向“十四五”,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哪里?——5年的实践已经作答:路在脚下,在充满希望和砥砺奋斗的前方。(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