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水文总局向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捐赠一批水文文物

09.12.2014  20:21

全体合影

生效有局长讲话

张三红书记向生效有局长颁发收藏证书

 

为保护内蒙古宝贵的水利文化遗产,促进全区水利文化事业发展,2014年12月5日,水文总局向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捐赠了188件水文文物,填补了巴彦淖尔市水文文物展出的空白。水文总局局长、党委书记生效有,巴彦淖尔市政府副市长金能明、河灌总局党委书记张三红出席捐赠仪式。 上午10点,生效有局长将这批水文文物移交至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永河手中,河灌总局党委书记张三红向水文总局颁发了收藏证书。生效有指出,此次捐赠的水文文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这些水文仪器见证了河套地区50年代黄河防洪堤和解放闸工程的建设,历经了60年代三盛公枢纽成功截流和70年代总排干沟的扩建,亲历了80、90年代灌区配套工程和新世纪以来河套灌区信息化的建设,是黄河水利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水文人栉风沐雨、坚守奉献的缩影,与巴彦淖尔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总干”精神交相呼应。希望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妥善保管好这些水利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水利、水文文化,发扬“总干”精神,不断扩充水利文化交流范围,为全区经济社会、水利科学发展提供先进文化支撑。 本次捐赠的水文文物分为84个种类,共计188件,包括不同时期和型号的水准仪、自计水位计、旋浆流速仪、旋杯流速仪、遥测电台、经纬仪、流速流量计等计量设备。这些珍贵的水文文物,是巴彦淖尔人民发扬“总干”精神的历史见证,记录了60多年来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水利水文事业光辉发展历程。(水文总局于淼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