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黄河行】内蒙古:兴水利民 绿富塞北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9日电(曹桢)2018年7月至9月,内蒙古自治区大部迎来强降水,黄河内蒙古段防汛形势严峻。但建设进入尾声的黄河包头段二期防洪工程,已发挥出巨大作用。
黄河内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是2015年国家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中包头段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设计流量5900立方米每秒,总治理长度163公里。由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交通工程、防护林工程和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专业修复项目五部分组成。工程将在2018年完工,建成后将使黄河包头河段整体防御能力大幅提高。
治理黄河一直是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黄河进入内蒙古境内,水流速度放缓,河道淤积严重,夏季防汛、冬春时节防凌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让母亲河变得温和慈爱,黄河内蒙古段多年来修堤筑坝、开渠引水,让黄河水润泽广袤大地。
2010年4月开工建设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内蒙古乌海市,这是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2013年9月,海勃湾水利枢纽下闸蓄水,总库容近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076米,电站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是黄河干流上第13座水利枢纽工程,也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的一座调节控制性工程,具有调节水量、防凌防汛、生态保护、发电和旅游等功能。
2018年9月上旬,随着汛期上游水量增大,海勃湾水利枢纽开启泄洪闸,滚滚黄河水通过10余孔闸口咆哮而出,蔚为壮观。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开闸泄洪,近期每天洪峰流量约2800立方米。(新华网 曹桢摄)
面积达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依托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蓄水而成,面积是杭州西湖的18.5倍。辽阔的湖面将这座“乌金之海”打扮成了漠上江南,周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极大改善,推动乌海市成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让内蒙古河套人引以为豪的一项工程,它成就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传奇。
位于内蒙古磴口县巴彦高勒镇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最大的“几”字弯头,始建于1959年,是亚洲最大的、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又有着“河套源”的美誉。拦河闸是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主体工程,巍然屹立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之上,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
围绕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一条总干渠和四通八达的灌溉水系,像血液循环系统一般,引着黄河水滋养着美丽丰饶的八百里河套平原。
总干渠,被当地人称为“二黄河”,由3万河套人耗时10年人工开挖而成,结束了河套灌区自流引水的历史。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灌溉面积由原来的290万亩增加到现今上千万亩,缔造了祖国的塞北粮仓。
位于内蒙古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初秋时节水草丰茂,牛羊肥壮。这处36平方公里的沙漠湿地,同样缘于母亲河的滋养。
图为位于内蒙古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初秋时节水草丰茂。(新华网 曹桢摄)
黄河流经内蒙古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是全国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2015年以前,每年长达120天的黄河凌汛期间,大量凌水通过,水位壅高,凌块在水流推动下极易发生“堆冰”现象,危及防洪大堤,威胁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大量凌水白白浪费,近旁的库布其沙漠却因为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支撑,生态保护难题重重。
经过权威部门专家实地勘察论证,2015年起,位于内蒙古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开始在黄河凌期进行引水,通过原有牧干渠和新建的分凌引水渠将黄河凌水引入库布其沙漠,形成蓄水面,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目的。目前已形成水面面积11.3平方公里,湿地面积36平方公里,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2016年春季植树14平方公里,成活率已超过90%。当地农牧民在这里养牛放牧,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水兴,则利民。
牧民那仁满达胡是杭锦旗的养牛户,他的8800亩牧场就在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内,过去牧场曾因缺水沙化严重,家里仅养了20多头牛——“缺水,养不了太多”。如今随着生态恢复,牧场水草丰美,那仁满达胡成了养牛大户,600多头牛在牧场自由生长,不愁吃喝。一头牛能卖一万多元,靠养牛,那仁满达胡和其他30多户牧民鼓起了腰包。
乌海人周三,依托乌海湖沙水结合的自然景观,在沙漠里养了十余峰骆驼,搞起旅游业。今年夏天的旅游旺季,一天收入能达到3000元。
70多岁的武玉良站在三盛公拦河闸眺望总干渠,50多年前他曾参与总干渠建设。(新华网 曹桢摄)
年近七旬的武玉良,是磴口县的华莱士种植专家,20多岁时参与了总干渠建设。“以前没有三盛公,没有总干渠,河套灌区所有土地都靠自流引水来浇灌。没有闸门,水量没法控制,有时浇不上地,有时又造成洪灾。”武玉良说,工程建成后,他种起了华莱士,经黄河水浇灌的华莱士瓜甘甜可口,享誉全国。50多年过去,武玉良仍能清晰地回想起当时开挖总干渠的场景:“当时年轻,不懂挖了渠有啥用,等我种起华莱士才明白,没有三盛公,就没有我们的富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