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商“跑单”失联 10万斤彩椒滞销
呼市 商务局:已联系美通市场、北京华联、维多利超市购买
种植户看着采摘下来的彩椒发愁 记者 刘刚摄影
商户看着收获的彩椒发愁 记者 刘刚摄影
■ 内蒙古 晨报记者 齐晓英
1月6日,小寒。上午8时,李玉廷蹲在蔬菜大棚内,情绪低落,他边抽烟边望着挂满枝架的彩椒叹气。
因彩椒滞销的问题,李玉廷整夜睡不着,与他有相同遭遇的还有银刚、云瑞东等10余名种植户。
10万斤彩椒滞销
银刚,曾是呼市赛罕区后巧报村的菜农,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曾经大片大片的菜园上高楼耸立。一直以种菜为生的银刚丢了手艺。
“2014年5月,我也是通过别人引荐,来到赛罕区金河镇羊盖板村,跟羊盖板村、河湾村及根堡村的10多个商户,一起租了120个大棚,当时跟山东省寿光市盛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定向收购协议,种植彩椒。”银刚兴致勃勃地将多年积攒的30万元积蓄悉数投入种植大棚。
“当时对方在协议书内规定,我们必须用他们的肥料、种苗和技术人员。”事后,银刚在市场上发现,对方给他们提供的肥料、种苗都比市场上贵很多。“当时想着他们可以帮我们销售,所以贵点我们也认了。”
2014年10月26日,山东省寿光市盛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派人运走了一批彩椒,将近30万斤,并称下一次会在12月5日左右,再来运走下一批即将成熟的彩椒。
但是让银刚没有想到的是,一直等到2014年12月底,对方依旧没有派人过来运彩椒。
“彩椒在12月5日到10日成熟,起初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说再等三五天,现在半个月过去了,再打他们电话,都关机了。”看着掉落在地上慢慢腐烂的彩椒,银刚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