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脱贫工作有目标 1459人全部脱贫

25.02.2016  16:59

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指标。赛罕区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出发,高度重视新时期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紧密结合区情实际,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明确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重大问题,确保年内1459人全部脱贫。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赛罕区共投入资金5045万元,通过发展肉羊养殖、果树种植等产业,对23个贫困村实施了扶贫项目,使4319户、13823人实现了脱贫,但仍有1459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个任务将在年内完成。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赛罕区与涉贫乡镇签订责任状,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乡镇党政一把手为具体责任人。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着力在“五个一批”上下功,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农家乐旅游业、转移就业等多种渠道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同时结合实施10个整村推进项目、2个革命老区项目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 二是异地搬迁脱贫一批。 组织实施好年初确定的16个生态扶贫移民村搬迁工作,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项目,用足用好配套资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走出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 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大资助力度,对贫困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爱,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因贫失学。 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落实好各种补贴和救助,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推进大病救助向贫困人口倾斜,确保因病致贫返贫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基本公共服务。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区人民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就没有全区人民的共同富裕。区委书记格尔图指出,扶贫攻坚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切实加强扶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以过硬的作风,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通讯员程文生)

[责任编辑 魏莉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