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2014年1-7月内蒙古经济实现平稳提质发展
内蒙古总体经济具体表现为,全区经济增长速度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仍有望保持稳健增势;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变化,服务业比重将稳步提升,投资比重达到峰值后会缓慢降低。
宏观景气程度不断提升。 今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表明我国制造业稳中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新订单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为2012年5月以来最高点。
各类价格“温”、“缓”运行。 PPI、IPI低位缓行。1-7月,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4%,降幅与上半年持平,比去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与三次产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6%,降幅与上半年持平,工业生产趋缓态势依然明显;与居民消费价格(CPI)高度相关的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3.1%,涨幅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1-7月,全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燃料动力类同比下降2.7%,黑色金属材料类同比下降1.4%。
CPI温和上涨。7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低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国总水平0.6个百分点。1-7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低于上半年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七升一平”。食品类上涨1.8%,其中,鲜果类涨幅最大,达16.3%,鲜菜类价格下降6.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6%、衣着类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居住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与去年同期持平。
工业经济质量提升 。1-7月,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看,1-7月,全区原煤产量达5.74亿吨,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发电量208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乳制品145.13万吨,同比下降10.3%;钢材产量990.03万吨,同比增长2.1%;平板玻璃322.28万箱,同比增长21.5%;电解铝130.18万吨,同比下降0.7%。
今年以来,全区工业增速虽与之前年份相比有所回落,但增长质量和内部结构优化度不断改善。具体表现在: 一是非公有经济增速较快。 1-7月,全区私营企业同比增长15.3%,比1-6月加快1.0个百分点;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4%,比1-6月加快0.8个百分点。 二是 高技术产业发展快于传统产业。 1-7月,全区部分高技术产业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而我区煤炭、黑色、有色金属采选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增速普遍较慢,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1-7月内蒙古部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 ||
行 业 | 1-7月增速 | 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个百分点) |
高技术产业 |
|
|
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 | 38.3 | 28.7 |
医药制造业 | 22.2 | 12.6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9.7 | 10.1 |
汽车制造业 | 13.8 | 4.2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6.5 | 16.9 |
传统产业 |
|
|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5.8 | -3.8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8.9 | -0.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7.8 | -1.8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2.4 | -7.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6.0 | -3.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9 | -4.7 |
六大支柱产业增势良好。 1-7月,除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外,其余五大支柱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化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达到11.4%、14.8%、14.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个百分点、5.2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
1-7月内蒙古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及比重
指标名称 | 工业增加值 | ||
增速 | 贡献率 | 比重 | |
规模以上工业 | 9.6 | 100.00 | 100.00 |
能源工业 | 7.4 | 36.8 | 47.0 |
其中:原煤开采洗选业 | 5.8 | 17.8 | 28.3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6.0 | 7.7 | 11.8 |
冶金建材工业 | 12.0 | 27.3 | 22.4 |
其中:非金属行业 | 4.4 | 2.2 | 4.6 |
黑色金属行业 | 13.3 | 12.6 | 9.4 |
有色金属行业 | 14.8 | 12.4 | 8.4 |
化学工业 | 11.4 | 10.8 | 9.3 |
农畜产品加工业 | 10.4 | 14.5 | 13.5 |
装备制造工业 | 14.7 | 7.5 | 5.1 |
高新技术业 | 14.8 | 3.5 | 2.4 |
其中:医药制造业 | 22.2 | 2.8 | 1.4 |
电子计算机通信 | -5.1 | -0.1 | 0.1 |
稀土 | 8.9 | 0.84 | 0.9 |
三大需求均衡性提升。 投资成为“定向调控,精准发力”政策的着力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消费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平稳,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1-7月,内蒙古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459.52亿元,增长15.7%,快于上半年0.1个百分点,慢于去年同期4.1个百分点;但投资方向的选择比过去要更倾向于社会民生、服务业等行业。分产业看,1-7月,全区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2.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8%,快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投资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02.1%、85.9%和69.7%;采矿业投资增速趋缓,增长5.3%。从项目看,1-7月,全区施工项目个数15069个,同比增长10.8%,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11650个,增长9.8%,低于上年同期5.4个百分点;本年投产项目个数6558个,增长13.6%,低于上年同期4.5个百分点。
1-7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3.04亿元,同比增长10.5%,与上半年持平;其中城镇2650.61亿元,增长10.0%,乡村342.43亿元,增长14.9%。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看,“五大类”消费品两升三降;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107.51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04.92亿元,同比仅增3.7%和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7亿元,石油及制品类326.87亿元,汽车类238.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2%、0.2%和0.9%。
1-7月,全区进出口总额72.64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出口27.49亿美元,同比增长34.7%,进口45.14亿美元,同比下降0.9%。私营企业增速平稳较快,1-7月,全区私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47.29亿美元,增长26.2%。从两种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39.85亿美元,同比增长6.5%;边境小额贸易20.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4%。与蒙古国、俄罗斯贸易额分别为19.68亿美元、17.07亿美元,分别增长31.3%和10.8%。
收入效益缓中提升。 1-7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0.2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9.2%,同比增加36.7亿元,增长3.5%,快于上半年0.1个百分点,慢于去年同期1.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25.3亿元,同比下降1.9%;非税收入364.9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44.50亿元,为调整预算的54.4%,同比增加167.9亿元,增长9.5%。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分别为235.15亿元、116.49亿元、267.40亿元,同比增长5.9%、19.5%、10.2%。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80.28亿元,同比增长8.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3.0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9%,同比收窄9.4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333.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协同性提升。 今年以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出一种调适性增长新特征,结构协调性、增长同步性特征明显;西部七盟市增长稳中提质,东部五盟市增长平稳较快。
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看,1-7月,东部五盟市增速普遍快于西部七盟市。东部五盟市除呼伦贝尔市(9.5%)、通辽市(9.1%)以外,其余三盟市增速均在11.0%以上,其中兴安盟增速最快,为11.4%;西部七盟市除呼和浩特市(8.5%)以外,其余六盟市增速均在9.2%以上,其中阿拉善盟增速最快,为10.4%。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1-7月,全区十二盟市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东部五盟市在14.0%-28.5%的区间范围内,其中兴安盟增速最快,达28.5%。西部七盟市增速在10.7%-25.0%的区间范围内,其中呼和浩特市增速最快,达25.0%;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1-7月,东西部十二盟市增长较为均匀。全区增速最高为兴安盟,增长12.1%,鄂尔多斯增长9.3%,其余十个盟市在10.0%-11.8%的较小区间范围内运行。
“克强指数”三大指标向好运行。 从用电量看,1-7月,内蒙古全社会用电量134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其中工业用电量118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快于上半年0.4个百分点。从货运量看,1-7月,全区货运量109591万吨,同比增长17.9%,其中公路货运量74976万吨,增长28.0%,快于上半年3.0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34611万吨,增长0.5%。从金融存贷款看,1-7月,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819.65亿元,同比增长7.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310.31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新增贷款1279.97亿元,同比多增20.49亿元,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