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农牧民真的高兴了
原标题:农牧民真的高兴了
——来自 兴安盟 “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一线的报告
在自己村里兴产业
秋雨绵绵。小桥,流水,人家。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仿佛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人们生活在这幅画卷中,从事着美丽的事业。
周海燕,养了4年孔雀,干得志得意满。没想到,自治区“十个全覆盖”的东风吹进了嘎查,“养孔雀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十个全覆盖’以后,嘎查环境好了,更利于养孔雀了。”环境的变化,让周海燕有了做大产业的想法。“养孔雀是致富的好项目。明年,我准备采取合作社的模式,带领四五户人家一起干。”她信心满满地说。
村里的环境更美了,硬件设施也齐全了。七里香农家院老板何建军也趁机扩大了规模。他指着自己的饭店说:“我的农家院有300平方米,比以前扩大了10倍。过去嘎查里每逢喜事儿,都要到乌兰浩特去办,现在,村里有了15家饭店,市里的人还来我们这儿吃饭,现在我每个月能挣七八千元。”
嘎查书记白双龙说,“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嘎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嘎查在发展传统水稻种植和养殖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栽植果树。原来户均栽植80株,目前达到户均110至120株。今年我们还与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对果品进行深加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中,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到了。雨依然在下着。灰瓦白墙、错落有致的朝鲜族民居在秋雨中显得越发精致而独特。
三合村建于1937年,以出产优质稻米而闻名。村党支部书记张金说,以前三合村是个典型的脏乱差村,许多朝鲜族村民到韩国、国内其他地区打工,村里几乎看不到青壮年。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三合村积极打造朝鲜族特色风格村寨,调整了产业结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
村民朱圣吉在韩国生活了6年,知道村子发生了巨变,回家便不想再走了。“现在村子干净漂亮、空气好、吃的健康、生活条件便利,比生活在城市里还要滋润。今年像我这样返乡的就有四五户。我去了很多国家,都没见到这样为百姓着想的好政策,还是在家乡当农民最幸福啊!”村民许忠峰前些年在乌兰浩特市区搞装饰装潢赚了点钱,了解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后,在村里投资成立了十一公里朝鲜民俗餐饮有限公司。许忠峰说,现在的饭店能容纳80到100人就餐,另一个能容纳120到130人就餐的饭店正在装修中。下一步他还将建立民族泡菜厂,在做好朝鲜族特色产业的同时,还能帮助100余人实现就业。环境美了,农牧民高兴;生活条件改善,农牧民也高兴。乌兰哈达镇胡力斯台嘎查的群众对能喝上免费的自来水感到无比开心。嘎查老住户巴永真连连说:“我们是真的满足了。自来水进了家里,水质好、水量大,还干净。”郭秀梅为能看上56个台的电视节目和在家门口的连锁超市方便购物而感到十分满意。
再拍一部“贺岁片”
离开乌兰浩特,我们来到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双龙岗艾里。半个月前,低保户包海棠告别了30多年的土房搬进了新居。“现在啥也不缺了,艾里的环境和城里一样。”包海棠高兴地说,现在艾里有了文化广场,大家晚上都去跳广场舞。为此,她还亲手缝制了蒙古袍。72岁的乌日图那斯图老人还有20多天就能住进72平方米的新房了,“住了大半辈子土房,没想到老了倒住上新房,自己只掏了1万元。”老人开心地说,还是共产党好,“十个全覆盖”好啊!
来到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时,嘎查幼儿园的孩子们刚刚吃完午饭,正准备睡觉,几个孩子奶声奶气地说“我们都吃饱了,要睡觉了。”几个村民穿着戏装,拿着道具,正张罗着拍电影的事儿。一位群众演员说,去年我们自己拍了1部时长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演员都是嘎查里的人。今年,我们准备再拍一部“贺岁片”,说说咱嘎查的新变化,也留给子孙们一份影视资料。
便民连锁超市的老板吴春兰正忙着卖货。她说,连锁超市配货及时,货品更新快,价格便宜,深受欢迎。来买东西的村民包金龙说:“ ‘十个全覆盖’的每项工程都是老百姓需要的,我们欢迎。”超市里还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帮村民代购网上的商品。“拍戏的戏装都是从网上买的,经济实惠。这里已经经营了2个月,帮村民网购了2万多元的商品。”吴春兰说。
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还保留着撤乡并镇时留下的卫生院。64岁的胡桂成已经住院4天了。他说:“实施‘十个全覆盖’以后,医院变化很大,卫生环境比以前好了,医疗检查设备足够多,小病都可以在这儿治疗了。”卫生院院长尹金虎说,现在床位的数量从过去的10个变成了18个,基本上满足了患者的需求。除了为本嘎查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外,他们还为周围8个嘎查的卫生室提供培训、基本药品等公共医疗服务。
在卫生院后院,几个人正从一辆工程车上卸红砖。司机阿日斯愣说:“这两个月挣了1万多元。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我们带来很多活儿,这个小型装卸车是我买的。我还雇了10多个人,大家一起赚钱。”他说,嘎查里有一半人都出来干活,瓦工、力工、木匠、粉刷,只要“十个全覆盖”工程需要的工种,嘎查都能出人。
科右中旗旗委书记佟布林刚开完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会议。他告诉我们,在实施工程时,科右中旗注重规划先行、责任落实、整体联动、共建共管共享。2014年,累计投资4.5亿元,完成了59个嘎查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既定目标。今年,围绕65个嘎查的目标任务,投资5.6亿元,完成危房改造4593户;实施安全饮水工程60处……明年,计划投资6.2亿元,49个嘎查“十个全覆盖”目标也不再遥远。
朋友圈里晒变化
突泉县突泉镇前进村四周是成片的玉米地,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在家家户户门前延伸着,路边是新安装不久的路灯。种粮大户马元军正在规划将自家院里的地面硬化一下,“水泥路都铺到家门口了,把院里也硬化了才显得配套。”他乐呵呵地说,以前路特别不好走,从县里打车回来,给30块钱都没有车愿意走,现在花15块钱就能够打车到村里。“自从村子里的路好了,我们的粮食都能卖上好价钱。”
马元军邀请我们参观他投资的生态园。他指着挖好的鱼塘说:“看见村里环境好了,我投入了60万元挖了个鱼塘,准备发展观光旅游业。我的生态园面积3万平方米,明年夏天就全部完工了,到时候游客们就可以来垂钓、吃鱼宴,到时候你们一定要来。 ”他盛情地邀请我们。这个前进村的能人还对我们说,全村人都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受益者,在这项民生工程的影响下,前进村确实该甩开步子“前进”了。
在水泉镇合发村,“第一书记”、国家气象局工作人员彭勇刚已经驻村两个月了。他说:“‘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让这个村变化非常大,村路平坦,路灯明亮,房屋整洁,购物、文化活动等都非常方便。我拍了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同事、朋友们都以为我去景区度假了。后来听说是内蒙古的农村,都很惊奇,大家纷纷表示要来旅游呢!”
一名村民接过话茬儿:“我们村的每一个变化,都被我们晒到了微信朋友圈里,收到的点赞老多了。”
“打竹板走上台,专门夸夸咱家园。想当年咱家园,危房草房到处见,院墙歪曲不工整,沟里污水脏又臭……自从有了‘十个全覆盖’,小村旧貌变新颜……”只有小学文化的村民冯素艳,感慨于村子的变化,专门创作了一段快板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
冯素艳说,随着村子功能的不断完善,快板的内容也在不断修改,常常是刚写了住房,又看见了广场,接着又发现了竖立在广场上的国旗。“看到这么多人共同把合发村建设得这么好,我们这些受益者真的很感激。我是个实在人,写的也都是实景实事,是真正的有感而发。刚刚住进新房那天,我还在新房里唱了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现在我要把新建成的幼儿园写进快板里。”
冯素艳邀请我们去她家看看。她家的院落很宽敞,大门外就是一家连锁超市,灯光下,是超市老板整理货物的身影。冯素艳的家基本上装修完了,一张简易的方桌上放着几个小本子。她拿起小本子,给我们看她写的快板,她已经写了8个快板了。“你说我们能不高兴吗?‘十个全覆盖’帮我们把需要的都置办齐全了,好房有了,路修了,水通了,电视看上了……我们都知道满足。”(驻兴安盟采访工作组记者 张彦钦 刘春 胡日查 贺喜格宝音 见习记者 高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