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沙:进退之间的爱恨情仇

16.02.2017  11:33
      沙漠,一个神秘、特别的存在。千百年来,与人类反复上演着一幕幕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斗争,演绎着进退之间的爱恨情仇。长期以来,人类与沙漠一直处在对抗之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新的关系逐渐建立起来。

 

   沙漠自白 【人类终于意识到,“”是地球生态圈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我是沙漠,在我的领地,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几乎没有植物生长,也不适合动物活动,是一个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虽然我由十分微小的沙粒组成,但是我的身躯非常庞大,现在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地球陆地表面的四分之一,而且还以每年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进行着扩张。

  和森林、大海、草原一样,我也是地球生态大家庭里的成员之一,但我很特殊,很少有生物能在我身上生存,人类对我的看法和对其他的几位完全不同,我是不受欢迎的一个。在中国,我主要分布在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所以这里的人对我印象深刻。

  一直以来,人类认为我是有害的,说我是“可怕的噩梦”。的确,有时候我并不温柔,狂风袭来,我的细胞被裹挟而起,在空中游荡,不知不觉就飘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人们看到的是一幅黄沙漫天、天昏地暗的景象,有的村庄还会被我们埋在身下,生灵也不复存在,人类建设的家园瞬间变成我们恶作剧的游乐场。

  其实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但我也没有办法。本来我和森林、草原和睦相处,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家里,但是人类的乱砍滥伐、超载放牧破坏了森林和草原,我渐渐移动到它们的地盘了。没有了阻挡物,风还将我吹到了人类的家里。

  或许我真的伤害了人类,而人类又何尝不是一次一次地伤害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伤害越来越深。一些企业将工业污水直接排到我身上,弄脏了我的肌肤,可能永远也擦洗不掉。我病了,我哭了。

  好在,随着危害日益严重,人类开始逐渐警醒。

  为了治理我、阻挡我,人类想方设法在我身上植树种草,在有些地方,我的面积在一点点缩小,这样下去,终有一天我会从这个世界消失。但没想到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理性的人类终于意识到我是地球生态圈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于是,人类虽然在治理,但是并没有打算将我们赶尽杀绝。

  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对我们的了解更加深入,掌握了我们的性情,他们在我们身上种植的一些植物,也使我们有了绿色、生命和灵气。

   治沙奇迹   【将废弃的麦秆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丘上,在每个草方格里栽上耐旱的沙生植物——中国独创的草方格治沙被誉为“世界奇迹”】

 

  这是一条连接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却因沙漠而得名,为世人所知,在中国铁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

  包兰铁路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起于包头止于兰州,全长990公里,其中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当时,这条铁路到底能够运行多久,没有人能够预测,因为风沙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将铁路轨道掩埋。

  张克智,陕西西安人,时任兰州铁路局中卫固沙林场场长。这个林场专门负责包兰铁路中卫段两侧沙漠的治理,保证铁路的顺利运行。上世纪70年代,张克智响应组织安排来到中卫,在沙漠边上治沙开荒,保卫铁路。

  “因为沙漠前移,侵占了良田,掩埋了村庄,对铁路的影响更不用说。修通之后,沙子经常上道,三天两头上道,沙子一上道,铁路就得中断行车。”张克智回忆。

  如何有效阻止铁路两旁的沙漠流动,不让沙子将铁道掩埋,这是张克智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想治沙首先要把沙丘固定住,但这并不容易。

  “开始我们用立体防护栏来挡沙子,结果是越挡越多,越挡越多,把沙子积累到铁道边上了,就把沙漠远处的沙子都积累到这了,对铁路造成更大威胁。”张克智说。

  无数次地尝试,无休止地努力,终于,一种就地取材,看起来很简单的方法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草方格沙障——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式,利用废弃的麦秆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丘上,留麦秆的三分之一或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秆根部,使麦秆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

  “这样不管风从哪个方向来,草方格都能够起一个阻沙的作用,上面阻沙,下面固沙,把沙子基本上固定了。”张克智说。

  有了草方格沙障,沙子不再流动,人们便在每个草方格里栽一棵耐旱的沙生植物,渐渐地,草木成林,沙漠绿了,对铁路的威胁也解除了。

  经过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的艰苦努力,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构成了“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在铁路沿线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这一治沙工程被誉为“世界奇迹”,并荣获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保护奖”,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伟大创举。

   绿进沙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一望无际的荒漠已变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锁住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绿色长城】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上世纪80年代,盐池县沙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2.3%,全县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包围其中的农民无法耕作、生存。由于以前沙漠化程度较高,这里的不少地名都带有“”字,比如高沙窝镇、黄沙窝村、沙边子村。

  在流行以沙为名的盐池,却有一个叫哈巴湖的地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位老人漫步于绿意盎然之中。他们退休前所在的盐池机械化林场是保护区的前身。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林业总局批准在全国建立六个大型机械化林场,盐池机械化林场就是其中之一。

  季川,时任林场经营科科长,1982年来到林场,“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基本上没有树,全是鸣沙,长一部分草,很少很少。

  为了阻止日益严重的荒漠化,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开始了一段艰苦的治沙历程。“当时这里治沙难度相当大,有时候白天把苗子栽进去了,晚上一场大风,第二天这些苗子全都被吹出来了。”林场副场长牛惠民回忆。

  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人们治沙的念头,反而激发起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一望无际的沙漠被一望无垠的草木覆盖,风沙小了,环境好了,牛惠民和季川,还有无数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用他们的青春换来了眼前的这一切。

  如今,荒漠已变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像横亘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绿色长城,遏制了沙漠南侵。哈巴湖,这一宁夏中部旱塬沙海上的绿洲,构筑起西部生态屏障里的重要一环。

  多年来,防沙治沙始终伴随着宁夏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林业人扎根沙漠、治理沙漠、开发沙漠、建设沙漠。

  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宁夏沙化土地面积由2475万亩减少到1686万亩。自1994年至今,宁夏连续20年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沙漠化逆转。

  “宁夏的荒漠化面积每年以2万公顷的速度在递减,沙化土地面积每年以将近1万公顷的速度在递减。可以说,宁夏的沙漠是整体遏制、持续好转、面积缩减的一个过程。”宁夏林业厅厅长马金元说。

  铁路沿线、长城内外,草木成林,郁郁葱葱,铁路畅通了,长城保住了……人类和沙漠又恢复了平静,在各自的领地,用各自的方式生活着。

   变废为宝   【光伏面板下如今长满草木的土地,原来其实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荒芜是沙漠的特质,这里很少有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也没有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如此广袤的沙漠,如果不能开发利用,带给人类的只能是灰暗的记忆。幸运的是,随着人类对沙漠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接触,人们慢慢发现,如果加以改造,看似荒凉的沙漠也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出财富。

  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放眼望去,一块块光伏面板将大地装扮成蓝色,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即将建成。光伏面板下如今长满草木的土地,原来其实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一般荒漠化的地方土地资源是比较多的,如果我们把它利用好,不仅能创造社会效益,同时又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中民光扶宁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保林如是说。

  沙漠中雨水稀少、光照强烈、蒸发量大,这对涵养水分、植物生长十分不利,但这恰恰是光伏发电的黄金条件,而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面板正好可以遮挡阳光对沙漠的直射。

  宁夏盐池、中卫等荒漠化土地较多的地区,已经成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聚集区。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成为帮助老百姓实现精准脱贫的产业。

  柠条,一种沙生植物,抗旱耐寒,成活率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多年以来,柠条是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被广泛种植。

  如今,柠条的另一种特性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柠条枝叶的营养价值丰富,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很高,特别适合加工成饲料,喂养牛羊等牲畜。在宁夏畜牧业大县盐池,一种将柠条平茬利用的模式迅速推广开来。

  平茬,就是将成长期5年以上的柠条从根部剪去上面的枝条。这些枝条可以加工成饲料,平茬后的柠条会重新发芽生长。

  “平茬以后第一能带来收入,第二有利于它的更新复壮,这样也解决了怎么从沙漠中收回一定资金的问题,然后用这些资金再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去更好地保护生态,这是一个循环利用的过程。”盐池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增吉介绍。

   沙海淘金   【利用但不破坏,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平衡的艺术】

 

  记者盛夏时节采访时,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散发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这是成熟的味道。杨丽霞和她的姐妹们正在园子里采摘葡萄。

  葡萄园所处的这个地方在五六十年代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导致土地沙化,一些人甚至背井离乡。

  后来,像杨丽霞这样的一批批白芨滩人开始了对沙漠的治理,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年被严重沙化的地方,如今已经绿意葱葱,硕果累累,成了林场职工的“聚宝盆”。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介绍,通过多年努力,终于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职工靠我们的‘五位一体’沙产业模式,这几年连续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收速度,去年人均职工收入达到了5.5万元。

  沙漠绿了,百姓富了,这是人类与沙漠相处当中,一个双赢的结果。利用但不破坏,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平衡的艺术。

  张萍,土生土长的中卫姑娘,现在在沙坡头景区当导游。“我们这边以前只有一两百工作人员,现在增加到八百多人了。旅游项目非常多,视野看上去非常开阔,我们这边是一个具有灵性的地方,是一个风水宝地。”说起沙坡头,张萍一脸自豪。

  当前,宁夏正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而宁夏很多的旅游资源和景点分布在沙漠之中,沙漠已经成为宁夏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阵地和亮丽名片。

   中国经验   【如今,每年都会有数十位阿拉伯国家学员来到宁夏,学习中国人“荒漠变绿洲”的奇迹】

 

  防治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难题,土地荒漠化也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27%,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多亿元,受影响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点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带动普通农民参与治沙,逐步改善生态,消除贫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更加高度重视防治荒漠化工作,每年拿出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防治土地荒漠化,使得上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的局面得以逆转,如今每年减少1400多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成就了这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不仅初步遏制住荒漠化持续扩展的趋势,实现了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和荒漠化程度持续多年的“双减少”,还培育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防沙治沙的新产业,实现了沙区农牧民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马金元介绍,在防沙治沙方面,宁夏一开始就提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让防沙治沙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沙区大力发展沙产业。目前我们宁夏沙区沙产业的面积已经超过200多万亩,产值超过了35亿元。”马金元说。

  中国在致力于自身荒漠化防治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探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的技术和管理。2006年起,中国商务部委托宁夏农林科学院开展针对阿拉伯国家的防沙治沙培训课程,至今共有220多名阿拉伯国家技术人才参加培训。

  “当时我们的初衷就是把中国一些好的治沙技术能够传播、输送到国外,支援阿拉伯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建设。在传输的过程中,我们也开展对接交流,把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也吸纳进来,有助于我们在相关的治沙建设、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中借鉴。”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说。

  47岁的马尔拉夫是阿尔及利亚谢里夫省水利研究所所长。去年7月,他第一次来到万里之外的中国,参加正在这里举办的阿拉伯国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技术管理研修班,系统学习中国的防沙治沙技术。

  当时正值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腾格里沙漠边缘,改良过的沙地里,西红柿、秋葵、葡萄等蔬果长势喜人。马尔拉夫不时向当地技术人员咨询,还频频拿出手机拍照。

  为期20天的中国“求学之旅”,让马尔拉夫深深感受到中国政府在防沙治沙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信心和作为。他说,回国后他会及时传达学到的防沙治沙技术和有益经验,让更多人了解荒漠化防治中的“中国力量”。

  千百年来,许许多多阿拉伯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取经,传递友谊,架起了中阿友好往来的桥梁。如今,中阿双方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又找到了共鸣。

  约旦学员叶哈雅·阿卜杜·噶迪勒告诉记者,2014年他的三位同事来到宁夏,接受了荒漠化治理的培训,他们已经很好地把学到的有利经验和技术传播到约旦。

  “我们创造了经验,就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的技术输出去,贡献给世界各地,大家共享。科学治沙,互相学习,我想未来的世界一定很美好。”马金元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每年都会有数十位阿拉伯国家学员来到宁夏,探寻在这片遥远的沙漠中发生的故事,见证“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以及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他们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学习荒漠化治理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经验,回国后运用到自己国家的治理工作当中,为本国的荒漠化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后继有人   【在宁夏,还有千千万万个年轻的“王岩”,将沙漠变绿】

 

  2016年盛夏八月的一天,几近正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23岁的王岩正在认真查看滴灌设备和树木灌水情况。大沙梁的刺槐出现旱情,侧柏的滴管不在位,他都逐一做好记录。

  2011年,王岩考入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防沙治沙工程系的一名新生。这所前身为宁夏林业学校的学院有着30年的办学历史,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以培养防沙治沙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技术学院。

  王岩至今仍然清晰记得第一次来到白芨滩实训时的情景,那时候,他还没有想到自己此后会成为其中一员,但彼时的震撼在他的脑海中已留下深深的印记。“把沙漠植绿了我觉得挺伟大的。”王岩坦言。

  第一次来到白芨滩,带给王岩的不仅有震撼,还有遗憾。因为人生中第一次“追星”却并没有成功。

  “当时是王有德局长,全国劳动模范,我们班同学刚来的时候都特别想见他,因为他工作繁忙,结果也没有见上。”王岩遗憾地说。

  全国劳模王有德曾被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在白芨滩,他曾经带领干部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40多万亩,在毛乌素沙漠西南端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侵。王有德是王岩心中的“偶像”,也是他在治沙路上前行的精神动力。

  2014年,王岩圆满完成学业,如愿加盟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为一名光荣的治沙人。更令他高兴的是,终于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而且有机会一起工作。

  劳模精神的感召,加上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让王岩像一只铆足了劲儿的陀螺,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在白芨滩,像王岩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追随父辈甚至祖辈脚步走上治沙路的“白芨滩二代、三代”,在日复一日的努力工作中,成就着心中的理想。

  在管理局局长王兴东看来,他们是“有知识的一代”,也是“继承了白芨滩精神的一代”。“与老职工相比,他们富有活力、有知识也有学历,他们在推动治沙技术的提升、速度的提升、治沙成效的取得方面,发挥了年轻一代的作用,也为我们这几年治沙工作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王兴东说。

  工作3年,王岩最深的体会就是,林业工作者不仅要能吃苦,更要多一份责任感,沙窝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树,都是治沙人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其实,在宁夏,还有千千万万个年轻的“王岩”,他们,用责任与付出托起沙漠中的希望。(记者 刘海 卢鹰 唐亚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