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引领创新的第一资源
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迅猛发展,世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水平决定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面貌,更能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资源作为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是引领创新的第一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各项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施了一批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工程,包括“草原英才工程”“十大百人计划”“511人才培养工程”“333人才引进工程”“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321人才(选拔)工程”等。同时一批配套纲要办法相继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的意见》等。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区的创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依然匮乏。内蒙古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专家本土人才比例偏低;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和自主品牌开发因缺乏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而难以组织实施;我区院士从有到无,且后续发展潜力不足;2010年自治区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每年入选200人)资助,最近5年则没有新的入选者。此外,创新主体企业中从事研发人员数只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创新领军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尤显不足。
笔者认为,针对以上问题,我区人才工程应进行以下几点改进:第一,强化高端人才为引导的创新能力建设。高端人才和人才发展平台是创新的先导,首先结合自治区产业发展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和资助强度,着力培养院士后备人才、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杰出青年等国家级人才;第二,为高端领军人才团队本地化发展提供配套保障,在高校对应学科重点建设博士学科平台,保障人才团队研究工作的持久性。自治区各项人才工程的推进需逐步落实与产业未来发展结构的衔接;第三,完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即由政府出资、学术单位协同、合作企业提出申请,对其技术、经营管理方面问题提供诊断与解决的初步服务,后续可视需要再申请政府补助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解决自治区科研与产业衔接不足、创新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总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广纳人才,开发利用好国内优秀人才引进和区内人才培养两种模式,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保障制度、培养政策、环境建设,促进科研人员与产业衔接、理论与实践结合,从建设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平台入手,解决基础创新能力偏弱问题,让高端领军人才成为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
(来源:内蒙古日报;作者系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师、博士后,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