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现场】老劳模“调整”思维谋划“增收”路子

29.12.2016  07:04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镇塔日阿图嘎查益参黑枸杞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沈文道与技术员王宝善交流沙葱种植经验。记者郭力摄​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镇塔日阿图嘎查益参黑枸杞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沈文道与种植户韩文军交流辣椒种植技术。记者郭力摄

  “增收致富的关键,就是要做好嘎查的产业结构调整!让大家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是咱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12月20日下午,冬日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呼呼的寒风直往人骨头缝里钻。此时,在嘉镇塔日阿图嘎查挂满奖状、证书的劳模工作室里,却涌动着一股热气腾腾的暖流。老劳模李剑英的一番谋划,让大家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好光景。

  塔日阿图嘎查是由1994年腾格里沙漠腹地生态搬迁移民组建而成,20多年间,党支部书记李剑英带领致富能手将这个一穷二白的生态移民村发展成人均收入1.5万元的文明富裕新农村。如今,为了拓宽增收渠道,嘎查又瞄准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

  “调整产业结构,首先需要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过去我们单一种植玉米和葵花,就算是市场行情好收入也有限。”李剑英对记者说。根据塔日阿图嘎查的气候环境特征,在保留玉米和葵花种植传统的同时,嘎查开始尝试在12个合作社间各有侧重地做起了西红柿、毛豆、沙葱和黑果枸杞等种植和肉牛肉羊养殖,每一个合作社专注打造一个绿色农牧业品牌。为了解决收购问题,嘎查还将从前的招商引资变为订单式农业,“今年我们的毛豆就签了1000亩的订单,算下来每亩纯收入在800元到1000元。除了在国内销售,我们的毛豆还坐着冷链车从天津港出了国!”李剑英兴奋地说。

  “李书记,咱们黑枸杞的商标注册得咋样了?”说话间,黑枸杞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社长沈文道急匆匆走进来。2014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40亩的黑枸杞,今年的果实就足足有1000斤。“我们的黑枸杞已经在宁夏甘肃等周边地区得到认可,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沈文道说。不过因为合作社没有提前注册商标,黑枸杞没办法大范围推销,他天天追着李书记想办法。“不用急,快办好啦,肯定不影响你明年的销售!”李剑英的话底气十足。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效益农牧业,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这些要求,是李剑英谋划的方向,也是塔日阿图嘎查奋斗的目标。

  为了增产增收,塔日阿图嘎查在种植方式上也动足了脑筋。走在嘎查的田间地头,一根根黑色的滴灌带整齐排列,定时向作物输送着养分。从前这里灌溉1亩地需要600立方米水,现在仅需要200立方米,每亩增产达到200斤左右,嘎查的1.1万多亩土地,节水灌溉已经覆盖了70%,预计明年达到80%。

  嘎查还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去年70%的土地实现流转,农民不仅在合作社工作得到工资收入,还能获得土地分红。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创新生产模式也在塔日阿图嘎查逐步实行。李剑英说:“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党支部实现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合作社保证对农民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收购和运输,让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社。”在调整种植结构的过程中,嘎查采用党支部试验田的形式,让49名党员先“吃螃蟹”,成功后再向农民大范围推广,农民可以放心种地。

  “下一步我还考虑在嘎查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万一出现滞销的情况农民收入也有保证,再建个农产品的保鲜库,价低的时候可以暂时储存起来,明年我们的电商网站应该也能上线运营了,到时候农民买卖东西会更方便••••••”塔日阿图嘎查的产业结构调整路该怎么走,老劳模李剑英的谋划可真不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叶文畅 刘宏章 柴思源 霍晓庆)

[责任编辑 王美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