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街上的修鞋匠

30.10.2015  13:44

上鞋底

   寻找老行当

  “从塞上老街东口一路向西,到金峰市场路口,15年前,你知道在这段不到1公里的路程里有多少修鞋匠吗?”10月21日,倪林贵盘坐在代步车里问记者,随后,他平静地给出了一个答案:“7个。”

  现在,他成了这7人中唯一坚守的一个。

  对于残疾人倪林贵来说,15年,他走过的不只是一段难忘的从业路,更是一段心路,战胜自己的路。

   32岁下肢瘫痪

  倪林贵,1963年出生,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人。32岁那年,他在老家赶马车拉沙子,从马车上跌下,导致下肢瘫痪。事故发生时,倪林贵的女儿7岁,儿子2岁。一个家庭支柱轰然倒塌,倪林贵再也没站起来。接下来,他面临的问题是,照顾自己都成了难题,更别说养家糊口了。日子还得继续,一次偶然的机会,倪林贵想到了以修鞋为生。他来到县城,跟一位姓葛的修鞋匠学了一个星期。就这样,他开始了修鞋生涯。

  2000年,在儿子7岁的时候,妻子与他离婚了。离婚之后,他带着父母和儿女来到了呼和浩特市。从此,旧城成了他谋生的场所。15年过去,他从未离开。

  从2000年来呼和浩特市,他就在大召寺一带修鞋。后来,呼和浩特市最老的商业街——通顺街更名为塞上老街,也成了呼和浩特市第一条步行街。倪林贵就扎根在了这里。因为行动不便,他出行时的代步车就是他的工作间。

  倪林贵的家住在塞上老街附近,身体上的不便不允许他走远,他说:“我只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出摊,一旦感觉要上厕所了,必须赶快开车往家走,这件事我只能在家解决。”

   一人供养五口

  倪林贵在塞上老街很有名气,大多数的商户和居民都知道他的情况,尽可能地帮帮他。“有些老顾客住得离我很远,但他们还是习惯有活儿往我这送。”倪林贵理解大家对他的照顾,这种长时间建立起来的信任让他更加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像前些年那些补鞋帮、钉鞋底、上鞋掌的活儿,越来越少了,倒是像皮鞋开胶、皮靴拉链开线、鞋后跟磨脚的活儿,经常有顾客找来。这些小活儿处理起来相对简单,收费也比较低。当然,像鞋底磨偏,换鞋跟或者换鞋底这样的活儿比较费力气,收费自然高些。

  “我不做这个,又能做什么?”倪林贵心里很清楚。10月21日,记者采访他时,天阴着,不时滴几滴小雨,这样的天气少有人出来,半天也不见一个顾客来,倪林贵就端坐在车里等生意。

  在他那辆一两平方米的三轮电动车车厢里,挂满了工作时需要的各种材料,他说:“大约在2003年,我花340元钱买了个配钥匙的机器,没有人修鞋时帮人配钥匙也能赚点钱,总比坐着强。就这样,一天好了能挣30~50元。”

  倪林贵的父母亲都已经七八十岁了,一直与他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平时母亲除了给全家人做饭,还在空闲时间出来捡点矿泉水瓶、旧纸箱什么的,补贴家用。父亲身体好时,也会出去打点零工。

  采访时,塞上老街来往的一些商户对记者说:“快采访采访这个人吧,看看是不是有人能帮帮他,太可怜了。”

  面对镜头,倪林贵自足而乐观,他说:“现在我女儿已经28岁,快结婚了。儿子25岁,学动漫的,大学快毕业了。”比起15年前,倪林贵已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