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新动能 释放新力量——内蒙古专家学者点评一季度经济运行亮点

19.04.2016  09:59

积聚新动能释放新力量

——内蒙古专家学者点评一季度经济运行亮点

  一季度,内蒙古经济运行开门大吉,呈现出稳步回升态势,宏观形势不断改善,市场信心不断回升,经济运行中的利好因素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中的新动能不断积聚。

  喜人的成绩来之不易,取得成果的经验弥足珍贵。为深层次剖析已取得的成绩,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源泉,本报围绕一季度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特约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

  结构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背景与亮点:

  一季度,服务业增长加快,实现的地方税收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新常态下的新亮点。工业继续稳步增长,内部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新生动能正在成长,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9.9%和18.4%。从产量看,一些产能相对过剩产品的产量均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区原煤产量2.06亿吨,同比下降8.7%;水泥产量566.08万吨,同比下降9.6%;钢材产量438.22万吨,同比下降6.5%。

  新经济形态发展加快,市场活力增强,一季度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4.9%和29.3%。全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蓬勃开展,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10个,其中5家上线运营。

  【点评】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于光军

  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内蒙古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在于发挥政策的策动力,即把握市场动态认清行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政策推动和督促经济转型。同时,加大支持性政策措施执行力度,为经济提供有利发展的社会环境,“鞭策驱动、谋划鼓动”,是在内蒙古区情下推动转型升级的必要措施。

  内蒙古产业发展处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生重大转变的环境中,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应对,新经济既需要产业发展不断提升质量、品质和效益,又需要生产环节不断满足市场多元主体个性化的需求;同时,由于长期处于资源开发和原材料生产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式下,规模化的初级生产和服务供给急需调整为以精深加工、贴近需求连贯性服务为主的新型供给体系。这一经济转型过程,既需要不断地导入行业先进经验和商业模式,需要激发民间经济活动的创造性,更需要有能够满足区内大中企业、小微企业和创业者个体等各类经济活动单元的资金需求、发展环境需求。

  正是处于这样的经济发展要求下,自治区在简化行政审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非公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改革税收体系、调整和减免行政性收费等改革中,推出针对加快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旅游业带动传统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等多项举措,使新经济发展和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环境逐步向好。可以说,一季度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是政策策动力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