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可创效,何乐不为?
内蒙古亿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是2009年收购关停了三垧梁工业园区原有的5家小电石厂,重新规划建设年产64万吨电石项目的大型企业。之前小电石厂的8台开放式电石炉,每生产一吨电石就要排放400立方一氧化碳气体,而且全部燃烧,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令人痛心。经过不懈努力,到目前,该企业的12台电石炉全部更新为密闭式电石炉,炉气一氧化碳100%回收利用。公司副总经理井天柱介绍说,“就拿2014年来说,全年生产电石73万吨,回收利用的一氧化碳就达2.9亿方,可节约能源1.89万吨标准煤。”
节能减排,不仅保护了环境,更为企业提供了效益,何乐而不为?尝到了甜头的亿利能源人,开始盯上了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在企业上下设立了“技术创新奖”,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潜能。从2014年开始,他们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技改工程,使得节能降耗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追求——
电石生产中,对焦炭、石灰原料有一定的粒度要求,石灰块在加工成合格的石灰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灰粉,俗称白灰粉。过去,这些白灰粉一直无法利用,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处理。一吨白灰粉的成本是220元,售价只有70元,赔本150元。亿利能源人不甘心,探索实施了“白灰制球项目技改工程”,新增了两套压球设备,将白灰粉压制成合格的颗粒,作为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环节。这样,每吨只增加了10元的压制成本,但“身价”增加到了300元,获利70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费用426万元,而且极大减少了粉尘污染。
生产中,他们发现,由于石灰窑的砌筑结构不合理,使得窑衬部分磨损较大,导致燃烧梁的维修、更换频繁,而且热耗很大。为此,他们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并实施了“石灰窑砌筑结构改造工程”,不仅大大节省了维护费用,而且热耗明显降低,每年可节约能耗费用1192万元。
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显现的经济效益,激发了企业更大的创新热情。紧接着,他们实施了“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可为企业节约费用157万元;实施了“一期循环水泵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约电费153万元。此外,他们还实施了“电石炉电极壳结构改造”,每年可节省费用92万元;实施了“石灰窑出灰口节能技术改造”,每年可节约费用20万元,同时极大地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目前,亿利能源达拉特分公司年可创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1.78亿元。其中,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数目可观,间接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数计。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